“葡萄牙那邊,已經說了,還有下一批工匠”
“大概也是50人左右,需要從歐洲調配過來”
“不過,他們要求了,工匠的銀錢,得由本朝支付”
“這裡麵的工匠,包括戰船商船工匠,火器工匠,火藥工匠,鍛造工匠等等”
“老臣和幾個郎中,都考校過了”
“他們在技術上,怎麼說呢,各有優劣,各有長處”
“工部這邊呢,打算抽調了一些,有經驗的老工匠,配合那些歐洲工匠”
“希望能取長補短,融合他們的部分技術,尤其是在戰船、甲胄和火器方麵”
、、、
老工匠王文簡,說起來頭頭是道,信手拈來。
葡萄牙的工匠,直接從南亞抽調過來,從阿拉乾上岸,途經緬甸進入雲南,很近的。
當然了,來到了以後,就得聽大明的話了。
首先,就是工匠技藝考核了,王文簡親自上陣,檢驗一下是不是水貨。
還好,有求於大明的葡萄牙人,這一次不敢搞事了,工匠的水平還算是不錯的。
於是,秉承華夏優良傳統的王文簡,直接派人配合這幫歐洲人,開啟了技術融合。
沒錯的,明末清初,打仗幾十年,大明的兵械技術,肯定也是一流的。
但是,歐洲的也不差啊,畢竟歐洲也在打仗,是一群最喜歡作死的歐大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在鋼鐵鍛造方麵,船堅炮利,大航海的領航者,可不是開玩笑的。
“甲胄方麵”
“他們的板甲,重型盔甲,確實是很不錯”
“是整塊鋼板鍛造,跟本朝的鎖甲,鱗甲,布麵甲,有很大的區彆”
“這些板甲,都是采用高爐煉鋼,水力鍛錘技術”
“這些技術,工匠營這邊,倒是有不少,但總是差一些火候”
“他們水力鍛造的板甲,重量更輕便,防護性也不差,靈活度更高,非常適合重騎兵”
“還有他們的半胸甲,也是很不錯的,適合輕騎兵和刀盾手”
“火器方麵”
“他們的火炮,已經摒棄了鍛造,基本上都采用鑄造方法”
“老臣也看了,質量不錯,跟壕境肇慶那邊,技術上差不多吧”
“但是,在遂發鳥銃方麵,他們的優勢不小”
“銃機的構造,更加合理,啞火率較低,可以好好借鑒一番”
“尤其是遂發手銃,騎兵的重要裝備,啞火的高低,瞬間決定生死”
“火藥方麵”
“這一點,老臣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火藥威力,確實是比較強悍的”
“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是純度問題,純度越高,火藥威力越大”
“他們的火炮和遂發鳥銃,威力更大,也有火藥的因素”
“最後,就是戰船打造方麵”
“他們說了,歐洲的主流戰艦,他們是肯定沒問題的”
“基本上都是蓋倫帆船,500噸到700噸,三層甲板,配備40門重炮”
“至於上千噸的戰船,他們也沒有試過,隻有荷蘭人有成功的經驗”
“英吉利人,也可能有這方麵的技術,但是,肯定是不願意分享的”
、、、
劈裡啪啦的一大堆,這個工部的技術大牛,把葡萄牙工匠的技術,說了個大概。
沒辦法,時間短,要說的東西太多,隻能撿一些精要的回答了。
這要是放開了說,展開了講解,今晚的廷議,就是工部的獨角戲了。
、、、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