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皇宮大內,養心殿。
“啟稟陛下”
“諸位同僚,將軍”
“大家請看一看地圖吧”
“老夫先介紹一下,下緬甸的情況”
站在大殿中央的金光,又站到地圖前麵,手持長棍子指著下緬甸,開口講解道:
“緬甸的卑謬王”
“占領卑謬,仰光,勃生,白古”
“東籲王,占領了東籲,毛淡棉,耶城,蘭納清邁”
“倘若朝廷東征北伐,兵力空虛了,他們肯定是會動手的,機會太難得”
“老夫估計,率先動手的人,肯定是卑謬王莽白”
“在緬甸王室,一眾親王裡麵,莽白的威望最高,實力也是最強的”
“莽白本人就是老武夫,麾下的軍隊,也算是久經沙場,不差於緬甸王室的禁軍”
“卑謬,仰光,勃生,都在大金沙江的下遊地區”
“地處平原,土地肥饒,耕地資源非常豐富,米糧產量非常高”
“勃生,仰光,又處在沿海,都是天然的港口大城,海貿利潤豐厚”
“所以說,莽白有精銳有實力,也足夠的糧餉,可養活大量的軍隊”
上緬甸,下緬甸,地形地貌
看地圖就知道,一目了然。
整個緬甸,可以分三塊,上緬甸,也就是緬甸北部,全部都是山區。
中緬甸和下緬甸,就是大金沙江的中下遊位置。
華夏長江的源頭叫金沙江,緬甸的河流叫伊洛瓦底江,也叫大金沙江。
可以想象出來,地處中下遊平原的中緬甸和下緬甸,是何等的富饒,平原耕地太多了。
緬甸曆史上,就有過不少封建王朝。
蒲甘王朝,勃固王朝,阿瓦王朝,東籲王朝,後來的貢榜王朝。
這些王朝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大金沙江的中下遊平原地區。
就是憑借地盤上,大量的耕地資源,養活大量的丁口,足夠的糧餉,才能有機會崛起。
“東籲王,就差多了”
“緬甸軍隊的威望,領兵打仗的能力,肯定不如莽白”
“東籲城,雖是東籲王朝的龍興之地,也占據了錫當河流域”
“但地盤太小了,耕地麵積有限,不足於養活太多的軍隊”
“清邁蘭納,更是克倫人的老地盤”
“幾百年來,下麵的阿瑜陀耶,旁邊的老撾,也在爭奪這個清邁”
“當初,莽達在清邁駐紮了兩萬禁軍,就是為了防範周邊的國家”
“至於海貿方麵,那就更加不如了”
“棠溫,馬都八,毛淡棉,耶城,土瓦,以前都是暹羅的地盤”
“也都是一些小城,海貿交易量,有限的很,不足於養活太多的軍隊”
“綜合以上,所有的因數,可以看出來”
“莽白的優勢太大了,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項,都足於碾壓東籲王”
、、、
說到這裡,老辣穩重的金光,還瞥了一眼右側。
為首的是李晉王,當初在阿瓦城附近,就吃了莽白的虧啊,死了幾個大將。
這些戰報,還是金光,做了兵部右侍郎以後,才有機會翻閱看到的。
可見,緬甸的卑謬王,並不是一個廢物,是一個真正能打仗的老武夫。
如今,又占據了下緬甸的膏腴之地,有足夠的糧餉,肯定更加難纏了。
想到這裡,金光的臉色一正,環顧左右兩側,鄭重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