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好還是預備一份聖旨,以備不時之需”
、、、
先禮後兵,當然是有用的,程源早就想到了。
但是,到時候,有沒有用,那就不知道了。
大明有軍隊,有足夠的實力,就能威懾那幫二五仔,首鼠兩端的藩屬國。
如果,朝廷東征北伐了,那這個聖旨,是不是廁所紙,誰都說不準了啊。
畢竟,以前的安南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旦戰亂了,管你什麼天朝上國,先打了再說,誰不想做皇帝國王啊。
“嗯”
朱皇帝深以為然,立馬來勁了,點頭誇讚道:
“金侍郎說的好,才思敏捷”
“程尚書也說得好,老成乾練”
“朕會讓侍從室,準備幾份聖旨,以備急用”
“嘿嘿”
“你們說啊”
“朕倒是希望,他們是順從聖旨呢,還是抗旨不遵啊”
、、、
是啊,這一點,他確實是沒想到。
這個金光和程源,確實是老陰比啊,賊溜的很。
下不下聖旨,是大明王朝的事情,是否遵守,那是東籲王和卑謬王的事情。
要是順從大明的聖旨,保持原狀,那就是皆大歡喜,朱皇帝就不用發愁了。
這要是抗旨不遵,那就不好意思,大明王朝又找到了借口。
即便是現在不出兵,將來也可以出兵啊,多好的借口啊,周邊小國,肯定啞口吃黃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咕嚕、、”
站在下麵的金光,程源,白文選,聽到上麵傳來的冷笑聲,都忍不住的低頭,猛吞苦水。
兩側的文臣武將,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太明顯了啊,其實朱皇帝還是想打的,惦記東南亞,所有的地盤啊。
一封聖旨,就徹底暴露了朱皇帝的野心,視疆土如命,總想找機會開疆拓土。
“回稟陛下”
“老臣的意思,如果莽白抗旨不遵”
“鞏昌王的兵馬,最好的辦法,還是伺機而動”
“等找到合適的機會,再一鼓作氣衝下去,一擊必殺”
、、、
膽寒歸膽寒,金侍郎還是得硬著頭皮,繼續出謀劃策,說出自己的點子。
“機遇難得”
“下緬甸,肯定要爆發內戰,爭奪東籲的王位”
“朝廷東征北伐後,消息傳到下緬甸,估計也就十天半個月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半個月”
“畢竟,那些藩屬國,在昆明也留了不少使臣,間諜探子”
“老臣估計,聽到消息的莽白,肯定會搞突襲戰”
“畢竟,東籲城太近了,也就是400裡左右,快馬加鞭幾天時間”
“以莽白的戰陣經驗,軍隊的戰鬥力,東籲王肯定是敗北,逃亡蘭納清邁”
“這時候,朝廷在緬甸的兵馬,最好還是按兵不動,麻痹莽白”
“接下來,吃到好處的莽白,肯定會繼續往東,進攻霸占蘭納清邁”
“但是,這個蘭納,就沒那麼好攻的了”
“暹羅和老撾,都霸占過這個地方,裡麵有不少克倫人,山高密林,易守難攻”
“到時候,遇到挫折的莽白,就得從他的老巢,調兵增兵了”
“嘿嘿”
“也就到了這個時候,咱們的軍隊,也就該動手了”
“趁其不備,直接揮兵南下,攻擊卑謬,東籲,斷掉莽白的後路”
“到時候,或是可以繼續南下,搶占下麵的勃生,仰光,白古等一眾天然港口大城”
“一戰而定,徹底拿下大金沙江的下遊,各個大小出海口,斷了東籲的國脈”
、、、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