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皇宮大內,養心殿。
“咕嚕、、”
龍座上的朱皇帝,接過近侍李安的老參茶,猛灌了一大口。
一瞬間,五臟六腑,暖流穿過,立馬暖和不少,點頭繼續發話:
“大江南呢?”
“兵力就不用說了,朕心裡有數,大差不差的”
“說一說,錦衣衛的進展吧”
說罷,又低著頭,繼續灌老參茶,跟牛飲似的。
心中暗道,還是小李子貼心啊。
趁著剛才出去叫丁仁的機會,又端了一壺新的茶水,供朱皇帝豪飲,解乏解口渴。
大江南,兵力上,確實是不用再詳談了。
裡麵的綠營兵,都是有一個定數,調走了多少,剩下就是多少,編製這玩意,變不出來的。
滿清的援兵,總計就三批,也有一個定數,該怎麼分配就怎麼駐紮,很少調動的。
漢軍旗,也是一個樣,同屬於滿清直轄管理,編製固定,在沒有大戰的情況下,也不會任意調動。
“回稟陛下”
“祖將軍那邊,有吳都督坐鎮,應該問題不大”
“劉芳名那邊,就遇到了麻煩”
“末將在軍中,找了那些陝西籍貫的將校”
“可惜,都沒有相關的人,跟那個劉芳名有關聯”
“後來,錦衣衛仔細打聽,才知道其中的原委”
“這個劉芳名,是寧夏人,以前就是寧夏鎮,寧夏花馬池的副將”
“一直跟在三邊總督後麵,負責剿滅陝西的亂民”
“後來,他就靠著剿滅亂民的戰功,一路做到了柳溝的總兵”
“因此,朝中那些陝西籍貫的將軍,跟這個劉芳名,沒有半點的交集,甚至是死仇”
“當年,甲申天變”
“李闖王從關中發兵,一路殺奔向京城,劉芳名根本沒有抵抗,直接就降賊了”
“不久後,李闖王兵敗山海關,倉皇逃竄,劉芳名轉過頭,就降了入關的滿清韃子”
“以至於,忠貞營的老將軍,跟這個劉芳名,根本沒有任何的交集”
“迫不得已,錦衣衛隻能找到寧夏籍貫的老卒子,模仿老鄉的口氣,遞送了不少拜帖”
“可惜,那個劉芳名,壓根不搭理,杳無音信,不聞不問”
、、、
說罷,臉色訕訕的丁仁,拱了拱手,滿臉愧疚的低下頭顱,等候朱皇帝的責罵。
這就比較失敗了,江南的錦衣衛,連劉芳名的府邸大門,都進不去啊。
至於勸降啥的,那就想多了。
指揮使丁仁,身為一把手,當然要臉紅了,辦事能力太差了啊。
畢竟,朱皇帝每年給的經費,那都是大幾十萬兩。
還有大批的珠寶玉器,名貴字畫特產啥的,用於打點各路財神。
是的,他確實是沒辦法,找不到相關的人啊,投石問路,也得找到石頭啊。
“嗬嗬”
“沒關係”
“大路朝天,人各有誌嘛”
朱皇帝嗬嗬一笑,隨意的回了一句,並沒有怪罪丁仁。
崇禎年間,一個是官軍副將,一邊是義軍流民,生死老冤家,沒有交集是很正常的。
畢竟,古往今來,人都是一樣的,講究個人情世故。
這他媽的,熟人都找不到一個,如何去勸降啊,萬一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派人假冒的呢。
那被勸降的人,一旦意動了,等同於自投羅網,老壽星上吊。
“對了”
“那個柳溝,在什麼地方?”
“朕還真沒聽說過,不是在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