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金夏海島,大金門,圍頭灣,外海域。
戰鼓擂擂,喊殺聲衝天,福建和江浙的水師聯軍,已經從上麵衝殺過來了。
清軍大將,副將匡北,遊擊常四,烏鴻朗,謝四,查克丹等等。
近兩百艘,大中小戰船,縱火船,哨船,快舟,整整三千將士,組成三個小艦隊,聯手撲殺進了圍頭灣。
一盞茶時間不到,大小金門,大小嶝島,大小擔島。
澳頭劉五店,廈門本島南側,塔頭,五通,也開始陸續傳來了戰鼓聲。
一刻鐘時間不到,戰鼓聲由近及遠。
鼓浪嶼,海門島,馬鑾灣,杏林灣,同安灣,明清雙方,所有的駐軍地點,都開啟了戰鼓模式。
很明顯,金夏兩島的明鄭軍隊,對岸的清軍,都開始收到了消息,外海接戰打仗了。
現在是淩晨,早晨,天色逐漸放亮,能見度很低,確實是看不見。
但是,圍頭巡檢司,距離廈門本島,也就是五六十裡。
大小嶝島,大小金門,距離就更近了,30裡都不到。
隻要不是聾子,衝天的戰鼓聲,都能聽到,大戰也就一觸即發了。
“嘿嘿”
此時此刻,老海盜頭子林察,站在旗艦上,大熕船的船首。
沉著冷靜,臉色剛毅,目光冷冽,死死盯著滿清的艦隊方向,嘿嘿直笑,眼眸嗜血暴虐。
手握長筒望遠鏡,觀察了一會,感覺差不多了,確認了大概的艦隊規模。
於是,右手一招,氣運丹田,敞開喉管子,放聲暴吼:
“來人”
“擂鼓,打旗號”
“傳令宣毅前鎮陳澤將軍,義武鎮陳峰將軍”
“讓他們率本部精兵,打頭陣,去攔住那幫清狗子”
“告訴他們,一群撲街仔,給老子好好打”
“狗日的韃子艦隊,要是突破了他們的攔截”
“嘿嘿”
“那老子就不說了,要麼自己跳海沉海,要麼自己去找延平王,好好請罪”
、、、
圍頭灣,出去就是外海了,大海茫茫,戰鼓聲衝天。
海上交戰的時候,能傳達軍令的手段,就非常多樣化了。
打旗號,擂戰鼓,鳴金,吹海螺,火把,燈籠,火箭,號炮,甚至是快舟傳遞口令。
打旗號,每一個主將的旗艦上,都有專職的旗號手,用於號令下屬,或是接受上級的指令。
武備誌裡就說了,五方旗,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就是用來指揮艦隊的陣型。
也有一些,用不同顏色的戰旗,紅黃藍黑,或是不同形狀的戰旗,用於傳遞進攻撤退的軍令。
戰鼓鳴金,也是常用的傳令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最常規的傳令手段,
但是,缺點不小,能傳遞的軍令信息太少。
因此,用快舟傳遞軍令,也是廣泛使用,傳令兵手持勘合符,還能防止假傳軍令。
“末將得令”
站在身後的親兵林五,單膝跪地,鄭重的接過林察兵符,吼聲如雷。
吼完以後,猛的竄起來,帶上幾個隨從,就要下樓梯,去找旁邊的快哨船。
同一時間,這艘旗艦戰船,長達12丈的大熕船,也響起了衝天的戰鼓聲,號令進兵接敵。
親兵出身的他們,這種事情,太常見了,就是個跑腿的活計。
一般的進兵退兵,用戰鼓鳴金就夠了。
但具體的軍令,什麼戰術,還得他們這幫親兵跑腿,熟悉的人也多,也能保持信任度。
“侯爺、、”
待林五慢慢離開,輔明侯林察的旁邊,也傳來了部將林倉的聲音。
“說”
站在船首的林察,昂首挺胸,一動不動,隨口回了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