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金夏海島,鼓浪嶼,龍頭山。
明鄭,延平王的中軍大帳,就布置在這裡,視野開闊,登高望遠,周邊一覽無餘。
今年,37歲的鄭成功,身高體壯,英武不凡,英氣逼人,正處在壯年巔峰狀態。
此時此刻,身披魚鱗鐵甲,腰挎大砍刀,端著長筒望遠鏡,上下左右,不停的扭頭觀望各處戰場。
臉色肅穆,表情莊重,目光如炬,寒光映日,眉頭深陷,都快擰成了麻繩。
東麵,大金門,大嶝島,澳頭方向。
那個幾個地方,是最先響起戰鼓聲。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韃子的閩浙水師,從泉州南下了。
這群狗韃子,當真是瘋狂,肯定是下半夜就出發的,也不怕觸礁石,船毀人亡啊。
同時,澳頭方向,也傳來了打炮聲,估計很快了,林察的水師,就要接敵交戰。
東北麵,島上的五通,對麵的澳頭和劉五店。
剛才也傳來了戰鼓聲,應該是楊朝棟開始傳令了,同時也是給島內外示警。
對麵的澳頭,那就不用說了。
肯定是狗韃子的主帥達素,開啟了敲鼓模式,這是通知各路清軍主將,要準備渡海作戰了。
看來啊,今天的大戰,是避免不了,少不了一番生死大戰,前途未卜啊。
南麵,大擔島,小金門方向。
看到這裡,想到自己的族兄鄭泰,延平王的腦殼子就更疼了。
不應該啊,那邊的戰鼓,傳來的有點晚啊。
畢竟,都是外海方向,探哨快船,應該早收到了消息,會提前預警的。
接下來,就是廈門本島了。
筼簹湖,東渡,崎尾,高崎,蟹仔寨,都陸續傳來戰鼓聲。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地方的大將,都準備妥帖了,隨時準備迎戰,狗韃子的渡海攻城。
最後,就是廈門本島,對麵清軍的反應了。
同安縣方向,距離最遠,戰鼓聲傳來,卻是最快的。
杏林灣,漳州港,緊隨其後,也陸續的傳來了戰鼓聲。
上麵的馬鑾灣,蔡尖尾山,反而是最慢的,戰鼓傳來的最晚。
很明顯,同安縣的二狗子,二五仔施琅,戰鬥準備的最充分,有點難搞啊。
看到這裡,想到這裡,戰場形勢,也終於打完了一圈。
延平王才放下了望遠鏡,陷入了苦思,又看了幾眼同安,甚至是有一點點的擔心高崎方向了。
“咳咳”
旁邊的參軍陳永華,年輕的他,卻是精神奕奕,意氣風發,雙目炯炯有神。
看到前麵,一直觀察戰場的延平王,終於停下來了。
於是,輕咳兩聲,開口提醒:
“延平王”
“該擂鼓進兵了”
“海門,漳州港,同安灣”
“這些幾個地方,都有韃子的水師主力水寨”
“咱們得發力,先收拾了逆賊黃悟,才能更好的增援同安灣”
“還有啊,今天上午是大潮水”
“退的太快,或是黃賊子出兵正當時,咱們就被動了”
、、、
大家都是海上討生活的,當然清楚海潮問題。
但是,整個退潮過程,要持續三個時辰,這裡麵的變數,就非常大了。
同安灣,漳州港,是韃子的精銳水師。
這兩個地方,清軍的水寨,距離廈門本島最遠,大概四五十裡左右。
這要是順風,又順水的情況下,半個時辰都不用,就衝到了廈門本島海灘。
所以說,年輕的陳參軍,也有點著急了,擔心延平王猶豫不決,錯失良機啊。
“哎”
鄭成功聽到這裡,深歎一口氣,滿臉的糾結表情。
隨即,指了指北側方向,不確定的說道:
“複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