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尋常的海鰻,而是一條鰻鯛,也叫鰻?,在當地,它還有個外號,名為小青龍。
這個小青龍肯定不是龍蝦,而是因為它渾身黑綠,性格凶猛,在海裡遊動時跟龍有幾分相似。
鰻鯛其實也不全是黑綠色,這魚的顏色有不少,包括綠色灰色棕色甚至黑色藍色。
這種魚在海底可以根據周圍的環境習性改變體色,幼年的鰻鯛,從頭到尾長著一條白線,隨著身形越來越大,這條線也會變成垂直的條紋。
除此之外,魚身還有不少斑點。
跟平常的海鰻不太一樣,鰻鯛腹部有對魚鰭,背上還有跟皇帶魚一樣的寬大背鰭。
鰻鯛網圖,侵刪
鰻鯛的生長速度很慢,成年的鰻鯛大概能長到一米五,符老大抓著的這條,也就一米不到。
這還是符婉第一次見到鰻鯛,說像龍,其實符婉倒是覺得它更像淡水池塘裡的黑魚。
據說鰻鯛紅燒味道不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跟黑魚一樣,用來做道酸菜魚。
想起酸菜魚的美味,符婉頓時覺得有點餓。
看來這趟將近兩個小時的趕海,把肚子裡的晚飯消化得差不多。
眼看時間差不多,符靈和秦明珠也是哈欠連天。
大家夥又清點了一遍這次趕海的收獲,符婉家撿了一桶半香螺三桶辣螺,還有大半桶紅裡螺。
蟶子和馬蹄螺牛眼螺也有大半桶,除此之外,葉小翠還抓了一臉盆灘塗上的跳跳魚。
這玩意看著小,但是拿回去收拾好裹上麵糊炸一下,那香味,絕對能把隔壁的孩子們給誘惑過來。
符亮家的收獲也不少,畢竟薑春蘭和王慧萍一直就沒停下來。
雖然她們撿的香螺不多,但也有一臉盆。而且她們撿的牛眼螺有一大桶,辣螺和紅螺也裝了兩桶。
當然了,灘塗魚薑春蘭也沒放過,老姐妹之前在灘塗上可抓爽了,抓個沒停,手拿不下了才丟臉盆裡。
海參和螃蟹也有幾隻,兩家對半分了分,這才上了自行車準備回去。
符老大負責騎三輪車把海貨拉回家,符婉則是騎摩托車,載著薑春蘭和葉小翠還有兩個孩子回去。
好在兩個長輩和孩子都是瘦瘦小小的,摩托車也不算超載。
至於符明和符亮,那就得騎著自行車了,符明後麵綁著趕海的大小工具,符亮後座則是背著自己的媳婦。
一行人回去的時間也算晚的,路過海灘的時候,符婉特意看了兩眼,海灘上的人少了很多,估計都回去睡覺了。
符老大到家後也沒急著卸貨,而是等符婉幾人到了,讓她們看看哪些是自家吃的,得留出來。
黑毛魚和鰻鯛肯定得留下,香螺裝出來半桶,辣螺和紅螺也拿出來兩碗,蟶子和螃蟹也是自家吃的。
剩下的辣螺什麼的,全都拉去符三那裡。
符亮家也是這樣,他們也留了小半桶香螺和紅螺,想著除了自家吃的,明天再送點去王慧萍娘家。
分好東西,各回各家。
符老大把剩下的海貨拉去符三家,符婉帶著符靈和秦明珠回去。
大家回去後都是沾床就睡,而此時,在距離符家村不遠的鎮上,有人卻有些睡不著。
喜歡漁女:離婚後我靠趕海打漁暴富請大家收藏:()漁女:離婚後我靠趕海打漁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