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洛杉磯時報娛樂欄目。
“眾所周知,我是暢銷榜著名作家徐的忠實擁躉。
昨天,我提前觀看了當幸福來敲門的點映,看完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後,我想告訴正拿著報紙閱讀的你。
如果有一部電影可以讓你感動流淚,如果有一部電影可以代表你身上的某種願望,如果有一部電影值得你無數次樂此不疲的拿出來細細品味,如果有一部電影可以讓你無數次的找到某種似曾相識,如果你隻能珍藏一部電影的話,我會推薦你選擇這部父子情深的勵誌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忠實的還原了原著書中所有的情節,是的,作為一名原著黨,即便是我也挑不出這部影片的毛病,如果非要說不好的地方,就是導演似乎失去了他所有的自主權,仿佛他隻是一名執行導演一樣,沒有了一名奧斯卡最佳大導演應該有的靈魂。
不過這無所謂,因為你很快就會跟我一樣,無法忘記父子在籃球場上的那段對話。
彆讓彆人說你成不了大器,包括我,好嘛?
你有夢想的話,就得去守衛它。
那些自己沒有成才的人,才會說你也不能成才。
或許你也會跟我一樣,看過這部影片後,無法忘記賈登史密斯那無數次無奈的奔跑。
有追趕小偷時的後悔。
有妻子出走時的心酸。
有急於麵試時的焦慮。
有出租車逃票時的無奈。
無法忘記地鐵裡,無家可歸的父子都很沮喪的那一瞬間。
更無法忘記賈登被宣布自己成功錄用後,為自己鼓掌時的那種不知所措。
我想,那一刻對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似曾相識。
什麼叫幸福?
付出過後回報的那種成就感,就是對幸福的最好解釋。
我人生的這部分。。。這個小階段。。。叫做幸福!
賈登的這段自白,完美的詮釋了他的幸福。
電影中沒有華麗的背景,沒有漂亮到讓你驚豔的演員,有的隻是賈登的扮演者,摩根弗裡曼最真實的演繹,和對我們無限的啟迪。
比起現在所謂的好萊塢大片裡的浮躁和浮誇,能讓我們得到更多,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追求幸福那一刻的不同吧。
幸福需要我們不斷追求,需要我們向賈登那樣不停的奔跑,勇敢的麵對生活中的困苦,拭去臉上的汗水和淚水。
因為,我們還要不斷的追求,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來敲門。。。”
洛杉磯時報娛樂欄目專欄記者皮埃爾刊登於今日的影評,迅速點燃了西海岸觀眾們的熱情。
當天點映的門票迅速被一搶而空,不少人揮舞著漢密爾頓堵在影院門口,希望可以換取原本隻價值六刀的點映門票。
可惜,北美沒有黃牛黨,壓根就沒有人去將自己好不容易才搶來的電影票去換區區的十刀。
因為這些人也都是不知讀過多少遍當幸福來敲門原著的人們。
他們在最迷茫、最無助、最失落的時候,手裡的這本口袋書給予了他們無窮的力量。
很多人就是懷揣著這本口袋書,才走出了低潮、走出了迷惘。
如今,他們覺得是時候用一張電影票來回報這本書帶給他們力量的徐謹言。
而更多直到電影開場,都沒有換到一張票的人,終於想起了什麼,迅速調轉方向,開始搶購第二天點映的門票。
但很可惜,比他們醒悟更早的人,已經滿足的將門票塞入內襯的口袋裡,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離開了影院。
很快,從皮埃爾這份影評見報之後,再加上觀影過後的人口口相傳,越來越多讀過當幸福來敲門的人,知道了電影的上映。
一夜之間,整個西海岸出現了一個令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場麵。
原本在下班時間該去餐廳、酒吧、舞廳等娛樂場所的人們,居然將每一家電影院圍的水泄不通。
這番景象讓整個西海岸所有城市的警方一度以為出現了暴動或者非法集會,每一家電影院門口至少有十台以上的警車以及數十名警員在維持秩序。
而這番景象迅速的登上了全美各大電視媒體。
“難以置信,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麵,所有的人都在搶一張平日裡常見到不能再常見的電影票。
你好,我是abc米國廣播公司的前方記者錢德勒,你能告訴我這麼多人圍在這裡是在做什麼嗎?”
一名舉著話筒的記者出現在了鏡頭裡,快速講完開場白後,將話筒舉到了一位排隊的人麵前。
“這還用問嗎?
當然是搶一張電影票了。”
被采訪的人看起來非常的不耐煩。
“可以告訴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是什麼電影讓如此之多的人可以這麼的瘋狂嗎?”
錢德勒似乎早已預料到了這個回答,按部就班的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隻有當幸福來敲門,除了它,今年所有的電影都無法引起我的興趣。
你所能看到排隊的人,都是為了它而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