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天才的想法隻是缺少一個靈感,或者一條思路。廖枚作為一流謀士,自然能反應過來。
“行了,你彆說了,魚將軍。我來替你說。”
片刻後,廖枚將周雲的計策大致說了出來。
魚換水頻頻點頭,不住的說對對對。
上官弘則是越聽越心驚,這手段,兵法大聖啊!
心頭的大石不由一鬆,眼眶稍顯濕潤。隨即變成猛虎之眸。
“哈哈哈哈,大破渾部阿骨,哈哈哈,好,好,好!”
上官弘連說了三個好。
見他同廖先生,毫不猶豫選擇破敵,魚換水有些擔憂,不禁開口道。
“上官將軍,破敵乃險招,隻有六成勝算,還請慎重。”
“六成?笑話。”廖主簿鄙夷道:“你懂什麼,這種計策天馬行空,幾乎必勝,不用說了。下去準備。”
廖枚激動之下,甚至繞過上官弘直接下達軍令,上官弘竟然也沒說什麼,顯然是同意了。
望著離去的魚換水,上官弘與廖枚不約而同,眼眸中默契的閃過一絲異色。隨即又很好的隱藏了。
有了明確的軍令後,楚兵的戰爭機器迅速啟動,之前一片糜爛,實際上也是大夥對前路沒有信心。
現在軍令如山,行動自是快起來。
然而當大旗的方位向西移動時,民夫們不由響起一陣喧囂。
他們可都是本地人,定襄在北,往北走才對。
向西走,這不是妥妥的逃跑路線。
逃就逃吧!逃跑總比送死強。
楚軍糧隊以北數百裡。
一支草原精銳,正迅速南下。
這一代的草原人被楚人直接稱為北狄,這是蔑稱。
但實際上,他們是柔然人的鍛奴起家,自稱為突厥。
與曆史上突厥所不同,這代突厥人是超級強化版。
得益於曆史大溫暖期,漠北草原的人口空前強大。
楚曆記,北狄國,控弦之士百萬。
而最近二十年,鐵力可汗上位,竟然撿起了北魏孝文帝的那一套。
將楚國稱為南朝,自認為北朝。
自稱炎帝子孫,與中土合為炎黃後裔,同宗同源。
文化上,大肆攻讀識字,使得突厥出現不少文人,更是強製要求,每支出征部落,必須有謀士軍師。
經濟上,鼓勵貿易,自東西兩個方向突破楚國的物資封鎖。
軍事上,興建無數鐵器工坊,增大生產力的同時,突厥的覆甲率首次超過了大楚。
近二十年來,鐵力可汗的征伐下,大突厥國,東起呼倫貝爾,西止西海,南部占領整個漠南及內蒙地區,賀蘭山下的河穀地也在其控製之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