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北疆。
定襄的戰局發生了變化,北狄前線,默認的對峙現象被打破。
阿史那木勤思力集結了五萬鐵騎,在定襄城附近遊弋,對定襄一帶形成巨大的軍事壓力。
這是近五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草原人南下。
一時北疆,乃至整個太原戰區都緊張起來。
難道北狄人要大舉南侵。
實際上,木勤思力的目的很簡單。
掩護渾部吃掉西線李氏。
可惜,他不了解大楚國情。
這一趟注定是浪費軍費。
徐州軍根本沒有打算支援,甚至還希望借道去滅了這夥良家子。
主要是怕你們北狄不同意,否則,了然都安排人去了。
定襄城裡,再次爆發爭執。
王右寧多次在曹公公麵前參上官虎。
擊破阿骨部的具體情況,定襄已經知曉。
一千多人,就乾掉了近萬人阿骨部。
這是多麼恐怖的功勞。
這是多麼浮誇的戰損比。
特麼殺良冒功也不敢怎麼寫啊。
王將軍多次要求帶兵出擊,為西線的良家子爭取希望。
可上官氏屢屢阻止。
敵情不明,五萬精銳北狄,一旦有失,那就是大敗。
曹監軍不同意,上官虎不同意,此事隻能無奈作罷。
前者是為了大局。
後者也是為了大局。
大楚同北狄人的爭鋒中,有一處天大劣勢。
北狄被打敗,可以遁走,算是輸傷亡也有限。
大楚要是潰敗,那北狄騎兵一路追殺,就算不全軍覆沒,也是損失慘重。
當然,這不僅僅是大楚的情況。
縱觀整個華夏同遊牧民族的戰爭史都遭受此困境。
儘管各方勢力意見和目的都不同。
但無論是木勤思力,還是定襄郡城。
他們的眼中,雪林裡的楚兵沒有支援,必然是死在渾部手裡。
這是毫無懸念的。
隻是這些遙遠的大人物不知道。
定襄西線的戰局已經出現巨大變化。
西線散出去的炮灰,曆史性的成軍,並形成了不俗的戰力。
這支軍隊神出鬼沒,仿佛沒有出現,又仿佛就在腳下。
雪地戰場上,沒有成建製步卒的突厥渾部正在遭受磨難。
他們甚至,求援的騎兵根本走不出雪林。
馬邑郡。
山林營地。
李氏現在可以毫不遮掩的行軍了。
大規模的楚兵集中在營前的坡地。
這裡是李氏的簡易校場。
此刻,集結了李氏的本部二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