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車就是雲梯的強化版,它是一個巨大塔台結構,通過絞盤,將類似於雲梯的通道直接搭在城牆上。
如此,守城士兵的高度優勢就沒了,且攻城車的寬度大於雲梯,可供多位士兵同時登城。
大型攻城器械,會極大的削弱守軍的優勢,這也就是為何有些城池可以守,有些守不住。
大型城池都有護城河,如此可以極大的限製雲梯和攻城車的發揮。
但是如果軍力差距太大,再大護城河也能填平。
當然,也有無法填平的護城河。
如江南的建業,柴桑等城池。
那些不是護城河,乃是江。那些地方要用水軍打。
隻是水軍建設不易,耗費巨大,輕易不能成軍。
這也是中華曆史上,南北朝的軍事原因。
第一個攻城的是武川鎮不認識的部落。
熟悉的北疆四部,並沒有上。
應該是把機會讓給了這個愣頭青。
上萬北狄人,分成三個方陣,圍攻三麵。
清水河那一麵,水渠昨天被北狄人堵了,巨大木質水車也被拉倒。
為切斷水源,木勤思力留下了七八百北狄勇士,全是被青山弓射死的。
“嘎茲”
“嘎茲”
……
雲梯部隊,在弓箭手掩護下前進,此次雲梯隻投入十二架。
距離圍屋百步時,雙方弓弩互射,草原人自幼就彎弓射箭,單論弓箭能力自然強於李家弩兵。
但李莊圍屋有十丈的高度優勢,加之具有掩體,還有大盾掩護。
雙方較量第一波,北狄人損失慘重。
可惜,武川鎮的弓弩手還是太少。
滿打滿算,沒超過八百,還分成兩波。
儘管李氏兵卒殺敵效果不俗,但杯水車薪。
北狄人的推進依舊繼續。
隨著一聲聲巨響,土質城寨為之一震。
雲梯如預計般搭上土質圍屋。
可惜的是,武川鎮太高了。
圍屋牆垛還是高於雲梯。
武川鎮城寨,算上突出的牆垛,差不多九丈(22米)。
北狄人的攻城雲梯,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可惜還是差了半個身位。
它最高也就搭個八九丈,這極大的增加了攻城的難度。
北狄衝上來,迎接他的是一杆帶有血槽的鋒利長矛。
長矛快如閃電,一旦刺中,迅速收回。
大盾立刻配合,長矛手已經看不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