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興城。
炊煙飄揚,人聲鼎沸。
大屋子裡,規矩不嚴,眾人喝酒吃肉,開著軍議。
隨著丁老秀才,一一講解建安軍的情況,眾人不禁眉頭皺起,臉色漸漸凝重。
他們乃是沙場之人,或多或少感覺得到這些困境的。
這其實是無解的事情。
項濟、周雲的底蘊擺在這裡,他們在北疆五郡的夾縫中求生存。
勢力本就先天不足了,再加上成型時間太短,注定了各種困難。
無論這回,楚興會盟,周雲有多少兵力也好。
哪怕是二十萬,真正鐵杆的部隊,就還是武川鎮那一萬多人。
總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古代軍隊,絕大部分情況下,死亡率超過百分之十就基本失敗了。
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二十,那就會炸營。
因為古代的兵馬,絕大部分是仆從軍,各地郡兵,臨時的徭役兵。
真正扛起大旗,忠心耿耿的甲兵,數量是不會太多的。
說白了,就打順風仗跟你玩,要他死,他就不乾。
若是信仰堅定,生死同在,戰至一兵一卒的虎狼之軍。
那麼這種根基兵,有幾萬人,就能建立王朝了。
劉邦老兄弟,出沛縣到平定天下,才多少人。
女真完顏阿骨打,攻克遼陽,才多少兵力?就到了金兀術時期,女真嫡係才多少人。
蒙古乞顏部,成吉思汗擁有十一萬多的主力軍,蒙古帝國打到哪裡了?
多爾袞入主中原的時候,滿清八旗軍嫡係,不過才六萬餘人。
周雲在發動北山夜襲時。
擁有騎一營三千人,步一營二千六百多人,鐵甲銳士三百人。
絕對核心兵力,也就是六千人的武川鎮子弟。
當然,在城池裡,項濟手中,還有孟百川跟丁憾山有四千人。
當時,武川鎮山穀,滿打滿算,一萬人的樣子。
除這支兵力之外,建安軍集團,也就是雁霞山、公屋山還有四千多騎兵。
從根本上講,六大營原一萬四千餘人就是建安軍的基本盤。
血戰哲哲大王後,嫡係精銳損耗三千,隻有一萬多出頭了。
可以說,此刻在楚興城。
項濟、周雲憑借著無敵的威名,討伐北狄的大勢,也許能揮動十萬兵馬。
但從戰爭的本質出發,其絕對主力,還是這一萬多人。
隻是,武川鎮盤踞的月餘時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