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大楚崛起,橫掃天下。
在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有一員楚將,武藝超凡,鎮守邊關三十年,
從雄武的將軍,變成了垂垂老矣的白發人。
中原市坊羅亭貴,龍城十年無人至。
提筆家信何處寄,漢家兒郎苦邊疆。
這是那位將軍的墓誌銘。
他就是楊門的先祖,河北人,楊燕。
他的獨腳銅人槊,配上絕技煞鬼神,一度威壓漠北。
楊門有此神功,本該大放異彩,但可惜,此武藝要求太苛刻,後輩不如先祖也。
加之楊燕一直鎮守邊關,遠離權力中心,自是朝堂無人,最終成為開國二流將門。
太平本是英雄定,何見英雄享太平?
幾十年後,他的六世孫,戰場神將楊雙,竟然淪落到投降異族。
以保家衛國為祖訓的楊門,被大楚誅殺全族,這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於是,在突厥人的勢力中,有了一支特殊的楚人力量。
它盤踞在河套地區,擁有一座宏偉的城池。
這裡相對中原,政治清明,沒有苛捐雜稅,也沒有太多的規矩。
喜歡種地的,就去種地,願意牧馬放羊的,就去遊牧。
當然,隸屬於阿史那哈蒙的南王城子民,必須替他們的首領打仗。
在長達十幾年的戰爭史中,南王城的軍事集團,大小幾十戰,先後擊破突厥本部,助哈蒙登基大汗。
隨後在東胡戰場,在高句麗戰局,在西突厥,在高昌等地,皆是驍勇無比。
他們一直是突厥人眼中,最能打的強兵軍團。
南王城的兵卒,也是這麼認為的。
三萬五千人的軍隊,在對抗楚帝北伐的戰役中,戰績斐然。
古河溝逮住七皇子項濟,消滅了此人七成的兵力。
定襄城下,南王大軍本部,擊潰大楚騎兵,破敵數萬。
下溝子窪地,楚人數次突圍,皆被打的抱頭鼠竄。
更不用說,羅浮山、太原郡皆所向無敵了。
河套平原的兵卒們,追隨著楊雙,一直以天下第一軍事重鎮自居。
但此刻,南王城的騎兵們懵了,被乾懵的。
來自建安軍的恐怖主力,龍驤兵團。
自出小粟關來,全軍追著南王城大軍殺,並且是毫不講理的那種。
小粟關下,大軍血戰一天一夜,打得南王城兵卒,刀都提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