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武川鎮周雲屢次抗旨,按律當誅,老臣請殺周康一家。”
“三鎮節度使乃定王,此乃混淆視聽,汙蔑忠臣……”
“誰人不知,北疆乃周雲之北疆,定王都被趕出定襄城了。”
……
洛陽皇宮。
乾政殿。
雕龍大柱,金磚透影,雄渾的大楚金鑾殿裡。
滿朝相公,天下最權勢的人群,此刻口吐芬芳,毫無形象可言。
這裡是大楚的權力中心,能進入乾政殿的,最低也要五品以上的高官。
五品是門檻,屬於透明人物。
真正有份量的是蜀王勢力、各門閥節度使、五姓望族,還有軍中將門勢力,他們是大楚最上等的權貴。
隨著聖旨事件的發酵,加之周雲抄沒了很多大宗族在馬邑郡、雁門郡的田地,這使的朝廷上的各族勢力開始對周雲發難。
同時,見有人開頭,各心懷鬼胎者,也見機行事。
北疆商貿鼎盛,他們能忍,但是北疆竟然在販賣糧食,足有十幾萬石,這他們就忍不了了。
周雲處理陳糧的行為,徹底擊破了他們的心理防線。
封建權貴,對於土地的執著超過後世的想象。
這個時代,祖宗之地,丟一畝那都是不孝。
就似水滴掉入油鍋,隨著不滿者漸漸增多,朝廷之上已經形成了倒周之勢。
戶部侍郎周康滿頭大汗,渾身都濕透了,朝廷之爭,一個不慎,就是滅族之禍。
大楚衣著華貴的官員彈劾的挺歡,但正前方有一老者,始終穩如泰山。
左丞相商師成,乃太祖時期的文官家族出身,根紅苗正,妥妥的帝係。
上次黃河大水,就是他背的鍋,革職查辦隻是流程,這種簡在帝心的人,官複原職隻是時間問題。
正所謂老而為賊,商師成兩朝元老,揣摩帝心那是爐火純青。
這玩意還得講技巧,就算猜的準,也不能表現出來,而是假意為難,最後那麼一不小心,說出了陛下想聽的。
伴君如伴虎,敢比皇帝聰明,那就是最大的不聰明。
此刻朝堂之上,各權貴的代表已經集體彈劾周康了。
作為周雲之父,戶部侍郎周康,此人最近聚攏了大量投靠北疆項濟、周雲的官僚。
勉強算的上朝廷的一方勢力吧。
但這股勢力除了戶部,其他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但凡有點實力的,早有山頭了。
如今乾政殿裡,派係變化的很快,總體來說比較平衡。
五皇子晉王過去勢力最強,但太原郡被打廢後,連帶著太原一係的官員都失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