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升齊王項淮為山東王,於洛陽開府,賜銅山一座,增地泰山郡。”
“升晉王項汾為州道王,可開府,賜銅山,增地長平郡。”
……
洛陽八關鎖地,得天獨厚。
但它在曆史上也是多災多難。
帝都亂世兵禍,多遭毀滅,
東漢的洛陽、北魏的洛陽雖然都在河洛之地,但位置卻截然不同。
遷都洛陽!乃是楚太祖項衍執政早期就確定的政策。
但江南勳貴勢力強大,當年天下初定,南梁北魏殘餘力量蠢蠢欲動。
為了大楚江山的安寧思慮,項衍最終選擇偃旗息鼓,暫緩此事。
可世事難料,誰能想到虎牢關之變,楚太祖竟然隻有七年的皇帝命。
遷都洛陽的偉業,直到五十年後的聖明皇帝時期才完成。
從國家層麵上看,定都洛陽意義巨大,這能使大楚精銳屯聚在河洛之地。
帝都軍團能更好的應對涼州、並州、幽州三個方向的異族。
於數千萬楚人而言,此乃大功之舉。
楚國洛陽,洛河與伊水交彙,
河流縱橫,水源充足,地域膏腴。
大楚百年間,曾出過一絕世美人,名牡丹仙子。
楚帝為搏妃子笑,千枯萬骨埋明池。
上陽宮外有一大池,池水寬千丈,乃是當年為解牡丹仙子思念故鄉所挖。
可笑的是,牡丹仙子第一次遊湖就被河工複仇,雖未殺了此妖女,
但幾百名楚人撕心裂肺的的怒吼,令這位仙子遭了災厄,不久病死皇宮。
牡丹仙子早已去,今朝隻見牡丹池。
今日,牡丹池上彙聚了無數華貴的舟船,
裴家、盧家、竇家……徐州官員、太原官吏、兵部、戶部……禮部,大楚的官員子弟幾乎全部到齊。
晉王跟齊王共同相邀,誰敢不來?
如今此二人在朝堂如日中天,洛陽文武官員投靠者無數。
牡丹池莊園隻有一座,它的對麵就是上陽宮,坐在莊園裡,甚至能看見皇宮換班的護衛。
此莊園是五姓望族之首,裴溫裴家的院子,內裡巨大,足足六進,
右跨院連著碼頭,中堂院乃是牡丹花園。
此花園小橋流水,假山奇駿,奇珍異寶無數,可謂華貴至極。
裴家乃五星望族之首,今日有心巴結齊王晉王,自然是給足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