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小遊莊。
良田萬畝,流水潺潺。
這裡是項楚的皇莊,歸屬於曆代大楚太後。
過去是霍太後的,現在也是霍太後的。
隻不過以前是關中長安節度使親族霍燕燕,如今換成了門閥陪嫁的霍十五。
大楚王朝,皇帝之尊通殺一切。
太後也將相應的擁有護龍司,皇莊十萬畝,以及統查後宮之權。
楚太祖項衍認為,能在如此激烈的鬥爭中,將孩兒帶出頭的母親,
必然具備超凡的才華,足以擔當護國的使命。
故楚國的太後可以說在實權上,是曆代王朝之最。
河洛地區最膏腴的七郡之地,幾十萬流民被趙王采取了以工代賑的策略。
目前河洛開挖了兩條預計總長七百裡的溝渠,計劃五年完成。
在這兩條大溝渠的基礎上,還有無數小水道。
更是在伊水和洛水的支流修建了三個大水庫,以調解水旱災害。
周雲跟項濟仔細合計過,若是這套水利工程完全修成,
那帝都七郡的糧食產量,能養活的楚人將超過千萬。
小遊莊作為太後莊園,在水利工程上沒有偏袒是不可能的。
第一條溝渠優先此地,第一條水道也優先此處。
幾裡之外,數萬楚人大興土木的成果已經展現,
小遊莊上田本就不少,如今就更多了。
昔日趙家老母親,帶著小兒子在耕種,她穿的布冬衣是洛陽裡發的。
族中秀才給她去洛陽登記了,每個月還有兩百錢可以領。
她耕種的手法熟練,插苗深淺一致。
隻是老人家偶爾會看向遠方,那裡是皇帝的儀仗,數千人在小遊莊勞作。
項二愣子光著腳,撩起褲腿,一路在水田裡手腳麻利。
這種農桑之事,那可是他的絕活,
他的楚冊上記載了無數農人的小招數,彙總起來,都快成一本農書了。
隻見項濟手腳如飛,他以身作則帶領河洛的楚人開啟大耕種運動。
但聖武皇帝是得心應手,可苦了身後的文武百官。
自古進入大楚官場,尤其是洛陽官場這個大染缸,
各官僚無不大顯神通,他們酒席之局何其多也。
爾虞我詐,兩麵三刀,官員壓力何其大也。
加之生活作風紙醉金迷,身體被過分掏空了。
如此大環境,能站在金鑾殿的,大多是手腳軟綿之人,
下冷水耕種,真是要他們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