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武元年四月初九,
春夏交際,陽光正好。
洛陽城東趙王府,今日甲兵無數,門庭大開。
過往的洛陽商賈行人發現,趙王府擺滿了桌席,內中兵卒人聲鼎沸,
不少人舉止粗魯,喝酒劃拳,麵紅耳赤了還打架。
不少人奇形怪狀,有斷手的,還有斷腿的,甲胄也是五花八門。
有紅底黑甲的,有黃底黑甲,還有白底黑甲的,還有穿著大楚製式甲胄的。
總之是形形色色,各種大楚兵馬都有。
黑色大殿的前方五十步,今日定襄樓歇業一天,廚子們都來了。
明空一大早就在忙活,食材是一車車的拉來的,
今個趙王宴開百席,明空作為管家,一定要給哥哥在老兄弟麵前長臉。
幾十個灶台火光升騰,各種定襄樓的菜式被大廚們麻溜的倒騰出來。
身著黑色布衣的夥計們川流不息,將一道道美食端上長桌。
刀光劍影,血與火的拚殺,近兩年未見的弟兄們不禁喜笑顏開。
文人老友聚會,那是春花秋詞。
沙場弟兄再重逢,那就是玩死裡損。
這些北疆退役的火頭兵,此刻正被弟兄們圍著譏笑,
兩年不見,一個個胖的跟頭豬似得,這要再打仗,都扛不動大鍋了。
不少兵卒也自行加入了端菜的行列,他們都是農家子弟,沒那麼多規矩。
最尾頭有個大灶台,一位高如門板的漢子笑嗬嗬的包燒麥皮,
他手很快,彆人包一個,此人能搞定三四個。
這是糯米配合一些肉餡,加上嫩麵粉皮做的燒麥。
還有一種是同樣的餡,但用的是濕麵粉包裹,隨後用油炸出來。
此類飯團食物,最近在北疆戰場深受弟兄們喜歡,
隨著條件越來越富裕,大夥也不再把胡餅當聖物了。
大量新的製式軍糧出現,其中此物就最受歡迎。
因為它補充飯食的同時,還能補充大量的油水。
最主要的是,執行一兩天短期軍事任務,此物方便攜帶,味道也不錯。
門板漢子身旁是個精壯的大漢,此人也是笑眯眯的,在給鐵牛打下手。
昔日丁肆業是師父,但牛魔有一顆純粹的烹飪道心,
這貨在定襄樓一年多,不知不覺已經超過了丁肆業。
“師父,蒜料少點,多了影響味道,哈哈……”
“哦,你這都能掌握,本將覺得沒什麼關係呢。”
“嘿嘿,我在定襄樓叫小明空偷偷幫我記,那個方法好咱都知道……”
望著笑嘻嘻的牛魔,丁肆業恍然大悟。
原來這貨是被周雲那精明的妹妹給忽悠了,一直給定襄樓開發新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