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戰爭史上,雖然各個犄角旮旯,都會誕生強大的勢力,
但一直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河南沃野千裡,人口眾多,耕地無數,是王朝基業之地。
圍繞此地,決定九州歸屬的戰爭太多了,
垂沙之戰、華陽之戰、宜陽之戰、濮陽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
睢陽之戰……
大魔導師在此展現傳奇,戰勝王莽。
曹孟德在此燒光通敵書信,彰顯雄才大略。
北周北齊在此一決生死,勝者奪取天下。
如今,河南道又迎來了一次最強勢力的對決。
巨野戰場,麵對大楚趙王咄咄逼人的進攻,
宋國天公將軍展露了非凡的勇氣,
他拜鳳雛蕭洛為大軍師,集結宋國的兵馬,誓與楚軍爭奪天下之歸屬。
大楚門閥豪強裡,有識之士不少,
此刻,九州天下,群雄割據。
楚人江山內,有五股極強的勢力。
河洛聖武皇帝,徐州聖清皇帝,成都蜀王,太原節度使,河南宋國。
但此五股力量中,最正統最強悍的,毫無疑問是北疆殺出的豪傑項濟。
而唯一能挑戰項濟的,隻有占據河南六郡的太平道,
其他無論是蜀王、徐州、太原,其精銳覆甲牙兵不過五萬左右,
雖然是一方豪強,但不足以鯨吞天下。
唯有宋國,十二方雄兵威名赫赫,數百萬子民眾誌成城,
此刻更是集中了舉國之力,與大楚趙王一爭高低。
各方勢力的案頭上,不停有細作傳來消息,河南楚宋之戰已經白熱化。
楚軍雖然攻勢凶猛,但宋軍也毫不畏懼,鏖戰巨野。
宋國一直在增兵,到聖武元年九月十一日上下,登封大營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三十萬。
而與宋國不同的是,急需增強兵馬的巨野趙王,遲遲沒有等來河洛地區的大規模兵力支援。
在萬般無奈下,楚軍隻能將散落在河南戰場的兵馬集中。
可大楚趙王已經派遣了一支北疆精兵,前往陳留戰場,阻礙盤踞張縣的徐州兵馬。
本就兵力弱勢的兵神周雲,在河南戰場,兵員數量就更捉襟見肘了。
如此情況看來,河洛楚軍不容樂觀,周雲的不敗神話,似乎要破滅了。
武川臥龍不僅要以一敵二,更似乎沒得到河洛文武集團的大力支持。
一方是萬眾一心,集結兵馬,巨野決生死。
一方還要分心兼顧兩麵戰場,後方也沒有過多的支援。
從河南的大局上看,似乎勝利的天平,在向宋國天公將軍儲進良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