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郡。
巨野之戰。
那年黃河大水,民不聊生,楚國官吏腐敗,任由流民滋生。
跟曆史上所有的亂世起義一樣,活不下去的災民爆發了動亂,宋國崛起了。
河南地區,太平道儲梁路過人間地獄,怒恨蒼天不公。
道家聖人,目之所及,災民易子而食,朱門酒肉發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儲梁攜其子,懸壺濟世,符水救人,
為黃河幾十萬楚人乞活,建立太平道,最終成了強大的勢力。
到野狐灘之戰後,北疆武川楚人先進的製度流傳至河南地區。
太平道果斷吸收了大楚北疆優秀政策,
十七斬二十三法,攤丁入畝,使儲梁得到了廣大農戶的擁戴。
太平道在如此的人心之下,蟄伏到縣村發展勢力,力量強大後,蓬勃而出。
短短兩年時間,太平道興盛至極,十二方精銳,兵威赫赫。
他們出泰山,攻開封,敗官軍三路精兵,
坐擁河南六郡,臣民數百萬,兵馬數十萬。
如此中原霸主,如此雄厚的實力,在曆代反王中,可以說是空前強大的。
也許換一個時代,太平道能成功,建立一番功業。
可惜,它碰到了楚國百年來,最強的一支雄兵——建安軍!
這是一支更恐怖的力量,他們起於北疆廢墟,於亂兵中殺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殺,弟兄們,殺宋豬!”
“跟上,跟上,跟他們拚了!”
“節奏……節奏啊!陣型,注意陣型,我尼瑪,傻貨啊!”
……
聖武元年,九月二十日,王台村。
這是一次曆史級的對抗,兩方都是當世軍事強國,
皆擁有強大的武備,強大的軍心,這在幾千年戰爭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為了應對武川臥龍近乎妖魔的戰場指揮能力,宋國二十餘萬雄兵選擇全軍衝鋒,同楚國死戰。
戰鼓如雷,號角震天。
隨著雙方怒吼著,無視生死的拚殺,戰線越來越長,
從開始的七八裡,拉到了十幾裡。
宋國兵員眾多,他們成半圓形,旗幟遮天蔽日,兵卒無窮無儘。
他們宛如黃色巨浪,衝擊著前方紅色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