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武元年。
道家玄說中的應劫之年,也是大楚百年曆史上,最精彩紛呈的一年。
崛起於北疆廢墟的建安軍雙雄,因不滿聖昌皇帝的壓製,憤而發起玄武門之變。
鐵血皇子項濟,在武川豪傑周雲等一大堆猛將的支持下,
殺兄囚父,登基九五。
如此激烈的做法,自是引起大楚門閥權貴的反對,
加之聖武皇帝在河洛七郡的一係列改革,也極大的動搖了舊有貴族的利益。
天下正直言官的責罵,野心家的推波助瀾,權貴們的肆意貪婪,
如此多番形勢下,統一的大楚帝國,短時間內竟然丟失了七分江山。
孤子十五過洛河,雄兵十萬歸帝都。
項濟是什麼人?是隻帶著十五個護衛北伐,
最終三十萬大軍,野狐灘擊敗鐵力可汗的大楚英雄人物。
聖武皇帝雄才大略,戰場定力極高,天下門閥權貴在他眼裡不過是土雞瓦狗。
在不調回西征軍劉仁基的情況下,聖武皇帝派遣趙王周雲,攜北疆精銳出征河南。
河南地區宋國是大楚最強的對手,同時盤踞徐州郡的聖清皇帝,也是天下最強的割據勢力。
大楚門閥林立,有識之士多如牛毛,各權貴的也基本解讀出了河洛地區的策略。
在帝都七郡農耕大潮之後,聖武皇帝擁有了天下最好的糧倉、最富庶的城池,他的戰略後勁很足。
大楚趙王隻要在前線給予宋國巨大的壓力就行,
幾年糾纏下來,最終的勝利者,大概率是河洛聖武皇帝。
隻是天下群雄萬萬沒想到,得氣運者,萬劫難擋。
趙王大軍湧現出了一批驍勇之將,虎衛軍卓神通,戰場擊潰宋國黃公將軍,
徐郡公兩千兵馬,硬抗一萬多宋軍主力半個時辰。
各地郡兵、宗族兵,湧現出大大小小的將領無數,
甚至還有猛將秦寄,雁鱗甲,金裝鐧,王台村大戰宋國第一勇士鐵蓋。
這次風雲際會的大戰,楚軍戰功大將頗多,
但跟武川鎮李氏的兩個家奴比,都不值一提。
大將李保、少年豪傑侯莫陳崇,異軍突起。
他們是這場河南會戰的破局者。
聖武元年八月,駐守張縣的李保跟侯莫陳崇,發現戰機後,果斷出手。
合力攻伐宋國玄公將軍,奪取羊平山。
後在東口縣戰場,兩軍再次配合,以弱勝強,吃掉徐州郡五萬兵馬。
總計一萬多人的大楚南線部隊,張縣守軍。
不僅奪走了宋國四萬人駐守的軍事據點。
還在九萬徐州精銳的臉上,滅掉了東口縣的五萬兵馬。
河南戰報傳到各家門閥權貴的案頭上時,無數宗族掌權人頭皮發麻,皆是唏噓不已。
若是咱家邊鋒單路軍這麼猛,這中原膏腴之地,他們高低也得窺探一下。
一萬多人的部隊,攪動了十幾萬兵馬,還擊潰五萬人!
這合理嗎?就特麼問,這合理嗎?
隨著河南大勝的傳開,天下豪傑聞風而動。
一時間,帝都洛陽的城門石都快被踏平了,到處是入朝麵聖者。
聖武元年九月後,華夏大地。
除會稽王跟蜀王外,幾乎所有的門閥都匍匐在聖武皇帝的腳下。
陳留郡。
張縣與葉縣交界處。
十月開始,中原地區下起了小雨,
這使得本就修繕不足的官道,泥濘不堪,難以行軍。
此刻,滿是水窪的官道之上,一支旗幟歪斜的楚國軍隊,正冒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