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閹黨橫行奸王當道
帝都洛陽,接連發生大案,這在士林階層引起了軒然大波,
似乎項濟跟周雲每次行動,都有一大批權貴遭殃。
這次聖武改革,本質是皇族配合庶民,對權貴階級實行的一次絞殺。
在項衍的三權分立,殺一存九之術中,明確記載過。
皇族過盛,則國家滅亡。
權貴過盛,則國家空虛。
大楚奪取天下初期,皇族過盛,故楚太祖留下了大量實權節度使鎮守邊境。
同時承襲了過去的權貴門閥製度,保留宗族強大的凝聚力跟獨立性。
這種宗族模式的權力,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王朝。
周天子分封了大量諸侯,雖然經過春秋戰國,秦朝統一了天下。
但那些諸侯遺民,大多以宗族的方式,抱團取暖,形成了後來的各種大姓。
兩漢三國晉,這些王朝對宗族力量並未完成清剿,到南北朝之後,宗族門閥發展到鼎盛。
真正讓他們消失的是北宋趙匡胤,但消滅他們,也就消滅了強大的外戰能力。
宗族門閥時代,天子征伐,可輕易集結大量精銳的族兵。
甚至邊境狼煙,都不需要天子出馬,邊疆宗族合計合計,就能去搶他們了。
如今大楚立國百年,權貴門閥過盛,他們大量兼備土地,掠奪庶民生存空間。
所以聖武改革的先期行動,是割掉大楚王朝的腐肉,讓楚國恢複年輕。
於是乎,在如此情況下,幾乎每天都有大量權貴舉家被抄,
一時間,洛陽附近的監獄人滿為患,低於五品的都不配進牢房,直接城西大營伺候。
可這些上層動蕩,在洛陽楚民的眼裡,卻是無關緊要的事,
他們自幼就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貴人,很多都是欺壓、殘害楚國下九流之輩,從而聚斂的財富。
洛陽楚民,生於瓦屋小巷之中,多多少少是被壓榨過的。
權貴們什麼德性,他們心中自然是有一杆秤。
何況,趙王這次審理案件的方式很客觀,算是極為寬鬆了。
所有權貴要等三個月後,秋審結束才能正式定罪。
在這個期間,隻要有楚人受過誰誰的接濟,誰誰在哪裡發過善舉。
都能去城南令衙門擊鼓請命,次數多了,自然有如今聖武皇帝的鷹犬去查驗。
如此開明的條件下,都不能爭取到寬大處理,
這樣的權貴門閥,必然是聖武皇帝要清除的對象。
可古話說的好,筆杆墨水這點事,都在天下士子的手中。
各地酒肆柳樓,無數才子義憤填膺,大量雅士聚集而訴,
他們抨擊朝廷,重用高一平、李林國等閹黨,殘害大楚忠義之士。
他們仿佛親身經曆一般,對趙王麾下的黑暗兵馬大加書寫,
某某某官員被獄中殘害,被迫畫押認罪。
某某某言官,得罪趙王,被其殘害家眷,被迫自殺。
更有甚者,還親手畫出丹青,描繪趙王汙穢不堪之事。
其中就有夜宿皇城,戲淫貴妃,強辱公主,還逼迫節度使的女兒就範等等。
那一樁樁一條條,甚至編成了民間野史,讓天下士林中人對趙王周雲恨之入骨。
同時,天下權貴也將周雲主持的‘聖武改革’稱之為——奸王當道,大興酷吏!
皇城乾政殿。
禦道千步,旗幟瀟瀟,數百虎衛聳立大殿外,
此殿巍峨,在皇城眾多宮殿裡,就似鶴立雞群,
乾政殿東南角,就是皇家養心殿。
此刻花園長廊人來人往,皇城司、護龍司、各部衙門,無數大楚官員機構將各類信息彙總到此處。
養心殿外,官員來來去去,不時有人在趙王麵前說各地情況,
能當麵解決的,周雲會果斷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