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裡,霍太後已經坐不住了,
她杵著金杖,在權貴們輕蔑的眼神中,毫無形象的來回踱步。
可傳令太監出去小片刻,竟然就回來了。
高高在上的太後、貴妃跟權貴們,注目小太監,這令小黃門渾身冒汗。
大殿裡,小太監猶猶豫豫,為難的道,“乾……乾政殿的四門都關了,小的看見,兵卒在用大磚堵門。”
大磚堵門?聖武皇帝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躲入皇宮深處,卻不叫她這個母親?
養心殿裡,榮雍華貴的霍太後有些傷心,
但此刻,她更關心兵馬的事,老太太麵容扭曲,急切的道,“調兵一事,皇帝怎麼說?”
“兵卒們說,他們已經有軍令了。但洛陽其他兵馬,今晚隨太後主持,明日陛下再……再過問。”
乾政大殿,千步禦道,
號角嗡鳴,戰鼓如雷。
星火連綿之下,五千禁軍跟五千左牛衛,大盾長矛,弓弩齊備,嚴陣以待。
一部分兵卒排成長龍,他們手手接力,用禦道磚塊,堵住乾政殿的城門。
沒人知道,這個時候,有沒有人要當從龍之臣,
也沒人知道,兩支軍隊裡,到底有多少趙王細作。
故皇帝有旨,直接封門。
明日午時之前,任何人不得開門,違令者殺!
乾政殿,雕龍大柱巍峨,
偌大的宮殿裡,外圍站滿了披堅執銳的禁軍甲兵。
他們眼眸赤紅,眼裡隻有對皇帝的崇拜,
麵對可能到來的趙王大軍,他們會戰至一兵一卒。
這些禁軍都是聖武皇帝河內郡五百護衛訓練的,
是安慶、崔浩、江祿這樣的人親自挑選,他們家家沐浴皇恩,眼裡隻有大楚皇帝。
生死之際,一切陰謀詭計都沒用了。
最終,還得要看有多少兵馬,願意死戰。
像洛陽城外的十幾萬宗族兵,那就是再多,也是白給。
大殿前方,上朝之地,此刻隻有三個人。
最後關頭,聖武皇帝相信的,隻有自己的北疆老臣。
大殿裡,崔中書麵露難色,站立在龍台下方。
丁至孝咳嗽兩聲,坐在一把太師椅上。
九階龍台上,項濟身覆龍袍,挺如蒼鬆,
背對兩位重臣,發出耐人尋味的笑聲。
“不愧是朕的周老弟,天下第一大才,果然有一手。”
“洛陽十二城門,竟然控製了三個,不錯不錯。”
皇帝的言語,既不像讚揚,也不像責罵,仿佛沒有一絲感情,
這不禁讓崔中書跟丁老秀才一陣錯愕:皇帝今夜怎麼了?
下一刻,在崔中書眼神示意下,丁至孝硬著頭皮道。
“陛下,封鎖乾政殿,似乎沒必要吧。趙王忠義民族……應該不至於攻打皇城。”
“何況,這裡有一萬精兵……”
昔日北疆兵司大衙官的話沒說完,就被聖武皇帝抬手打斷了。
“兵在精,不在多。兵在勇,不在懦。”
“權貴早已腐朽,其兵馬貪生怕死,李氏如虎狼,綿羊豈能敵虎狼。”
“何況對手是周老弟,以他的實力,有三營主力,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今夜,一絲機會朕都不給!”
儘管崔中書跟丁至孝,還是覺得周雲不會如此做,
但皇帝既然認定了,他們也不好多說。
洛陽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整個國朝勳貴將門,這一次被趙王撕下了遮羞布,將腐朽與軟弱暴露在世人眼前。
難怪這些年,對外作戰屢戰屢敗,就這一群庸才,能不敗才怪。
此刻帝都,十幾萬兵馬裡,真正有實力的,就隻有禁軍跟左右牛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南野五千右牛衛已經出戰,但崔右相跟丁尚書都明白,該是效果不大的。
現在洛陽城南、城東、城西,三個城門被打開,
當務之急,是奪回三門,恢複城防。
龍台之上,聖武皇帝嘴角帶著笑意,緩緩轉身。
他站的位置,正好可以俯瞰乾政殿外的一切。
一萬兵馬,人頭攢動,鐵甲林立,長槊鋒寒。
不少兵卒焦急忙碌,他們要在巨大的禦道上,防守大楚最後的堡壘,
聖明皇帝高瞻遠矚,乾政殿實際上就是一座小城。
城牆高六丈,內有四門,禦道千步,可作為大楚皇帝最後的城池。
正是因為這些祖宗基業,才讓大楚曆代皇帝,擁有口含天憲的權力。
某一刻,龍台上,項濟眼眸幽寒,望著兩位重臣開口道。
“丁尚書,朕的六營雄兵,何時能拔營洛陽?”
說到這個,丁至孝不禁歎息的搖了搖頭,
孟白川、丁肆業、楊猛、王武等大將,自然是一時半會,肯定來不了。
建安六營雄獅,以大楚子弟兵自居,信奉道義。
對建安軍來說,這是一次內戰,他們很抵觸。
在他們眼裡,皇帝是大哥,趙王是二哥。
趙王反皇帝不行,皇帝打趙王自然也不對。
崔右相見丁尚書為難,眼裡閃過異色,當即欲開口幫襯。
可龍台上,聖武皇帝抬手,阻止了崔中書,
大殿裡,金磚透影,一道低沉不可質疑的聲音,傳至崔右相耳中。
“從現在起,每半個時辰,發一道聖旨,發到朕的六軍來為止!”
“隻有朕的雄兵來了,洛陽才是朕的洛陽!”
皇帝如此勉強出兵,丁尚書跟崔右相互視一眼,不禁麵露難色。
剛想行禮,開口阻止,卻被聖武皇帝冷漠的眼神嚇到了。
直到此刻,他們才看清龍台上的人。
如果說以前,七皇子是一個憨厚熱心腸的正直漢子,
那麼此刻,九階龍台上,聖武皇帝的眼裡,隻有無儘的幽暗。
皇帝深不可測,仿佛一頭擇人而食的惡龍,盤踞在大楚金鑾殿。
乾政殿,雕龍大柱下,燭火搖曳。
聖武皇帝的臉在陰影中,若隱若現。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