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武二年,十一月,
一切變的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當楚人還沉寂在,秋收米滿穀倉漏,百萬楚戶有餘糧的輝煌時,
當幾十萬楚軍子弟,還在議論聖武三年,皇帝和趙王將要揮兵何方時。
帝都洛陽,接連爆發了巨大的政治動亂,
這些事件,給這個即將中興的王朝,蒙上了一層陰霾。
十一月二日,天崩地裂的消息傳出。
曾輝煌無比的北疆雙雄爆發了內戰。
皇帝因國丈在河南土地一事上,王聖兩旨衝突,當夜令趙王入宮商議。
這次聖武皇帝召喚趙王,天下各門閥掌權者,並不知曉是不是鴻門宴。
他們看到的邸報是,十一月二日晚,趙王周雲拒不奉詔。
北疆雄兵夜入帝都,強行打開城門,河洛數萬趙人撤離。
帝都有十幾萬兵馬,趙軍隻有數千,竟然橫行洛陽,無帝兵敢攔?
甚至趙國李信在如此混亂的情況下,還能跑去白虎門射一箭。
洛陽項氏集團,包括曾經開國的門閥勳貴後裔,這一夜算是顏麵掃地了。
可就在天下各族還沉寂在武川兵馬強悍,河洛權貴衰退的感歎時,
十一月八日,又發生了震動天下的事件。
因不滿項楚抓拿趙王親眷,趙國暗衛、影衛相繼出手。
於十一月八日夜,數千精銳襲擊了,威壓天下百年的皇城司武太監集團。
這一戰,北疆第一義士,劍神李邑名震大楚。
這位來自趙地,隸屬於影衛的劍客,
當夜,在尚書府先後劍殺魏孝賢、鶴劍仙人、李林國、程有道,
隨後,又與昔日宋國神將大鵬項蓋一戰,更是斬傷了此人的手臂。
禦前中郎將的實力,放眼天下,誰敢言戰。
此劍客竟然能敵,這一舉拔高了所有江湖武者的地位。
誰說江湖高手不如廟堂?這李邑不就說明了,不是江湖不行,是江湖騙子不行。
劍客李邑,頂著如此多的楚國絕世高手,救走趙王家眷的同時,還斬斷了仁壽宮霍太後的手臂。
包括銀蛇劍仙、鶴劍仙人、鷹犬之王、雙鐧殺神在內,無數皇城司宗師戰力,在此役中隕落。
麵對九州第一的楚國官家力量,打出如此驚豔的戰績,
北疆李邑,如今已是酒肆茶館的江湖神話,被稱為天下一劍。
他的事跡迅速傳遍大江南北,也許數千年後,依舊會有他的傳說吧。
道義豈是堂中言,馬邑趙兒闖龍關。
河洛群雄皆螻蟻,一劍寒光冠九州。
“陛下有旨,太後欠安,宗人府六族項槐,兢兢業業,勞苦功高。即刻統領護龍司,全力捉拿要犯李邑。”
“即刻起,關閉洛陽城門,全城挨家挨戶搜捕。”
“封鎖洛陽八關,各地嚴查李邑,七日之內,必須抓捕此人。”
帝都洛陽。
皇城養心殿。
自從將藍昭儀打入冷宮後,聖武皇帝已經很久沒去禦書房了。
仿佛那裡成了皇宮禁地,再無人敢踏足。
養心殿乃皇家議事的專殿,內中花園幽深,長廊曲折。
大理石門廊前,太監馮成儘管極力壓製,
但他眉眼裡的笑容,還是出賣了他。
馮公公頭頂的顏色變了,他升紅頂武太監了,如今皇城司排第三。
八日一戰,傳承百年的項楚武太監力量損失慘重,
類似馮成、馮道,這種一兩重的低階宗師,此刻都是極少數了。
不遠處,養心殿龍台前,
丁老尚書安坐太師椅,他這些天一直在輔佐皇帝處理政事,
隻是這兩天,他似乎操勞過度,一直在咳嗽。
一個王朝。
一個六千萬人的王朝,驟然失去了周雲這種頂梁力量,
先彆說政務,就光是熟悉工作,那都有海量的事情。
何況攝政王這還不是和平交接權力,王府事變,一切戛然而止,
這其中產生的各種情況,讓北疆河洛係文官都快忙瘋了。
好在,崔中書政務能力很強,聖武皇帝麾下的官員,也相對清廉,組織度高。
否則,就這些東西不處理好,足以讓大楚癱瘓。
相比於丁老秀才的力不從心,
龍台上,聖武皇帝自清晨開始,認真批改奏書,都快到午時了,還是神采奕奕。
某一刻,項濟不禁龍目一變,
他看見了一份奏書,自嘲的笑了笑。
“周老弟,不愧是朕的兄弟,你還真是迂腐!”
“丁尚書,起軍令,洛陽城外,大軍挨莊挨堡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聞言,丁至孝咳嗽兩聲,眉頭緊皺道,“陛下,趙王在民間也好,軍中也罷,都有極高的威望,如此抓捕,動搖國心啊。”
“朕說抓趙王了?!這不是抓李邑嗎。”
養心殿的金磚上,透著兩個人影。
午時鐘響,聖武皇帝行龍步,走到丁尚書麵前,
將一份皇帝楚冊給了這位河原時期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