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族眼裡,狹義中的天下,一般指四大板塊。
關東、關隴、蜀中、江南。
這些地域如果單獨看,都有巨大的缺陷,
但當它們聯合在一起時,就形成了華夏核心版圖。
燕山防線,自古都是中原民族的命脈。
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四百多年,就是中原民族最暗淡的時代。
並州群山,乃天下中路門戶,
當年曹孟德出征高乾時,一路行軍艱難,留下了魏王的千古感歎。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北魏一朝,並州地域迎來騰飛,
國都平城就在太行山北部,這極大的刺激了太行山脈的民生。
後更是有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壯舉,這使得官道得到了發展,
自定襄出發,途徑馬邑、樓煩、太原、上黨的道路變得成熟起來。
但此刻,群山連綿相對出,羊腸小道人難過。
周雲、老當家一行人,選擇了西線的一條小路。
他們不是大規模軍隊,不敢賭丁宏度等各州郡豪傑,會不會鋌而走險,故隻能繞道走西線。
有利益就會有商旅!
並州官道雖然好走,但自古官差難過啊。
楚國鹽鐵一直掌控在大貴族手裡,尤其是鹽,那簡直就是敲民骨髓之物。
有道是苛政猛於虎。
官鹽等很多民生物資,窮苦楚人都是買不起的。
於是,私鹽販子就誕生了。
永遠不要低估楚人的勤奮,山峰再高,終是高不過農家漢子的雙腳。
千古悠悠,這條羊腸小道,埋藏了多少歌謠。
那一腳腳踏出來的路,是無數農家漢子的一生。
挑鹽漢,就是窮苦人翻身的途徑之一,
他們要挑一擔鹽,走過千裡崎嶇的山道,帶著財富和布匹,回到老家。
這是一條凶險之路,先不說那擔二百六十斤起步的鹽,就能把很多人挑成駝子。
就憑這一路的山匪強人,加上時不時可能出現的巡山官差,能活著回來的,都是厲害人物了。
“駝子以前挑過鹽?”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三當家是這麼吹的。”
寒風帶雪,上元時節,太行山並不好走。
可再難走的路,終究難不倒有經驗的商旅。
武川暗衛長期走這條小道,他們準備了很多矮馬,
此刻,周雲騎的就是一匹上好的漠北戰馬。
馬身不高,但骨骼粗壯,馬頭鬃毛很厚,
此馬耐力極佳,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最重要的是它能自己在山裡找吃的。
如今,隨著十七營威名日漸遠播,漠北矮馬已經越來越受武川高層重視了。
離黃河不遠的連綿大山中,
趙國五百多人走著單馬小道,一路跟隨前進。
這支馬隊,旗幟連綿,有甲有刀,自是沒人敢惹。
老當家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嘮嗑,
他跟周雲說起了駝子的事。
按駝子的說法,他上山前可了不得,
那年他十九歲,家裡很窮,眼看就是這輩子打光棍,娶不起婆娘的命了。
駝子心一橫,找裡正借了八十個銅板當本錢,
把錢包好,藏在褲襠裡,走了兩天,找到了私鹽販子。
到了才知,他被裡正騙了,挑私鹽得要一貫六的本錢。
華夏有句古話,來都來了!
駝子就厚著臉皮,找鹽販子賒一擔,回來還他三貫二。
鹽販子雖是個匪徒,但二話不說,就給了駝子機會。
莫要聽些話本裡,說私鹽販子不仁不義的事,
那條殘酷的山路,名聲比命重要,若不是講義氣的大哥,誰也不會跟他玩命。
可這條路太艱險了,駝子就從這裡開始,學會了拿刀子。
回村後,駝子拿著用命換來的十八貫銀錢,娶了當時鐵匠的第六個女兒。
至於三當家最後怎麼上山的,
老當家隻是悲傷的低下頭顱,不想告訴周雲這些過往的傷痕。
十裡山林十裡天,有人就有路,有路就有山匪。
行走在這條黑路上,老當家李崗就跟逛街一樣。
到處都是他昔日的綠林朋友,
他不像是逃難,倒整得是一派衣錦還鄉的嘚瑟模樣。
青天懸山,白雲深處。
途經有些山頭,老當家對著銀裝素裹的山林,就是一嗓子。
“背角山的並肩子,大青山瓢把子鐵頭,來踩盤子咯!!!”
那聲音渾厚有力,在山間回蕩,驚起無數飛鳥。
正當周雲跟秦寄以為老當家又在嘩眾取寵時,
小片刻後,竟然真有人,在大山深處回應老當家。
“青山寨得鐵頭哥哦!聽廣你現在發達咯,給牢兄弟們指條路哦……”
在十幾年前,青山寨鐵頭曾經是這條路的赫赫人物。
倒不是說他們刀子有多厲害,而是他們講義氣,販賣的東西多。
那是一段崢嶸歲月,當年的鐵頭、駝子、瞎子,用他們炙熱的膽魄跟樸實,撐起了一片天空。
讓大青山的數百人,在這個艱苦的年代存活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風雲際會,曾經的山匪得道了。
短短五六年時間,
對西線黑道的山匪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甚至地盤都沒什麼變化,
可昔日的青山寨,已經化成了強大的趙國。
隨著趙地五郡崛起,太行西線山路也發生了變化。
從前,這條山道的人都是去河東進貨,往北疆販賣。
如今都是北疆進貨,去往河洛,甚至關中販賣。
馬隊裡,全爺抽了一口旱煙,調侃起了周雲。
隨著李娘子搶周雲的事跡,在這數千裡大山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