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是我武川鎮的威名啊,就讓他們如此禍害?”
“咱們那一戰,不是齊心協力,摧枯拉朽,四方豪強,皆不如趙刃銳利。”
李信的咆哮是無能的,他的出發點雖好,但事情會鬨到扯不清的地步。
趙國已經不是過去了。
國大而治,賞罰分明!
它現在很多事情,必須有將領負責任,否則,無法服眾。
可大孝子是少將軍,即使有明顯的錯漏,劉庶跟賀詩楚自然不敢斥責,隻能默默低下頭顱。
某一刻,趙王周雲冷喝一聲,李信才彆過頭去,委屈的閉嘴了。
寒窗關上,趙王又回到了案牘前,他拿起朱筆,幽幽的道,
“也許兩年,最多三四年,本王親征的事,將會越來越少。”
“將來出戰四方的,必然是劉忠武、趙武生、侯莫陳崇,這些宗族的佼佼者。”
“你要學會,容下他們些許錯誤,隻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就該讓他們繼續。”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趙國的輔兵傷營,已經把前線戰鬥的傷亡減到最低了。
趙王周雲能做的事情,他跟劉庶等人,最大限度的做到了。
玉璧城目前來說,突厥兵馬傷亡很大,也就是這兩天,城就破了。
攻堅是殘酷的!
曆史上,無數雄主因為堅城,折戟沉沙,飲恨戰場。
而此刻,趙國也來到了它的曆史時刻。
周雲在大孝子冷靜後,說了一些老成之言,
趙軍不再是一個五郡之地的弱國了,
它是威名赫赫,雄踞並州、漠南,能調動幾十萬兵馬,
甚至可以征用楚人宗族的強大軍事集團。
這麼龐大的軍隊裡,不可能人人都是名將,
如此複雜的組織,很多問題,也不是謀士推演能算出的。
就像這次玉璧城之戰,趙軍各部缺乏協同,趙軍沒有攻城經驗……等等問題,都一一暴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寶貴的經驗,不但是任何書籍能替代的,同時它也隻適應這幾十年。
因為戰術在革新,軍隊的能力也在變化。
就像曾經的遼國輕騎被金國重騎克製,可金國重騎,又被蒙古的遊騎克製。
“周言,你能來,本王很欣慰,說明你遵循了心中的道義。”
“但你要學的還有很多,去吧,把營地建好,過幾天有寒潮來了。”
辭彆了父親,大孝子渾渾噩噩,不知道是怎麼出的行宮。
趙王中軍,到處是川流不息的兵員。
呐喊聲、責罵聲,馬匹嘶鳴,車軸咕嚕聲,隨處可聞。
陰山上,前幾天刺眼的冬陽不見了,
天穹灰蒙蒙的厲害,就像大幕壓在了山峰之上。
前方,趙王行宮轅門外,是兩個身如虎牛的大將,
郭朗目光炯炯,注視著行宮方向,童虎則在跟一些武川子弟嘮嗑。
正當北風吹起李信的毛裘,他策馬通過轅門時,
一匹快馬,自熱火朝天的建營雪道,奔騰而來,
馬上的騎士興奮極了,他一邊站馬而起,一邊揮舞雙手大吼道,
“少將軍,少將軍!前線大好事,突厥楊豪立馬叫陣,已經連贏七場了……那些宗族將軍根本不……”
竹竿隻顧著叫大孝子去看熱鬨,渾然忘記了這是什麼地方,
直到他看見轅門附近,李信等人尷尬的捂著額頭,十幾個趙王護衛怒目而視時,
他才眼睛那麼一砸摸,意識到了不妙,
竹竿是機靈的,他咽了咽口水,立刻義正言辭的道,
“楊豪賊子,竟敢挑戰大趙,真是自尋死路。”
“小賊僥幸,贏了幾個宗族廢物,待趙將出馬,定叫他死無葬身之地。”
敕勒川,陰山下。
玉璧城頭,突厥人的戰鼓正在咆哮。
幾十麵圖騰旗幟,隨著狂暴的北風,壓彎了旗杆。
今早,玉璧城巨石閘門拉起,一位突厥驍將,帶著十二名騎兵,
於雪坡上,橫槊踏馬,叫陣青龍李興。
陣前鬥將!
這在古代兩軍對峙時,乃經常發生的事情。
對噴、吵架、問候祖宗,這在戰場不算怪事。
可光過嘴癮不行啊,那不服就得打,
大軍不可輕動,一對一還不行嗎?
但大多數時候,兩軍鬥將,主帥甚至稍有身份的將軍,都是不上場的。
一般是雙方幾萬兵卒中,厲害的小將出馬。
之所以在後世文獻中,某某名將武藝無雙,戰場鬥將殺敵,
那是因為,活下來的人,很多成了名將。死了的人,沒有記載。
就像此刻,十幾萬山下趙軍,旗幟如海,方陣雄渾,一片肅殺之氣彌漫玉璧。
若是有誰,能兩軍當麵,擊敗突厥大將楊豪,
那自是立刻得到上官提拔。
鬥將而勝,乃是小兵通往將軍,最快也最直接的一條途徑。
畢竟,哪個將軍不想要一個,厲害且又沒有背景的頭號打手呢?
玉璧城頭,屍山叢林中。
但見一身形巨碩的刀疤俊朗大將,橫槊而立。
此人身覆狼吞魚鱗甲,天狼長槊寒光如霜。
胯下一匹漆黑如玉的突厥名馬夜照,戰至晨時,連殺了八名趙國各宗族將領。
“鐺鐺鐺鐺噗……”
第九個趙將上了,這是上黨郡馮家的家將。
此人使得一杆四棱長錘,揮舞之間勁風四起,火星四濺。
他跨下的棗紅馬,四肢強健,踏蹄如飛。
寶馬帶著這個上黨無敵大將,與楊豪廝殺。
楊豪叫陣的是,大楚第一勇士,趙國第一大將,青龍李興。
可大軍交戰,叫陣就有叫陣的規矩,
不是楊豪想叫誰,誰就必須要來。
若是隨便來個阿貓阿狗,就配跟青龍對戰,那李興豈不是永無寧日。
楊豪必須打到二十幾萬趙軍,無人敢上之後,
青龍才可能考慮出不出戰。
而且,趙國大軍占據絕對優勢,李興完全可以不應戰。
但若是如此,那就墮了天下第一勇士的威名。
突厥將領一個人打通關,趙軍這邊不敢上,那是很傷士氣的。
雪坡戰場,僅僅十幾招,上黨大將就險象環生了。
楊豪幼年經曆災厄,其兄楊宇為保他的命,主動引開楚國追兵,從此永彆。
故楊豪的全名為楊宇豪,這個名字,意味著他要帶著大哥楊宇的希望,一起活下去。
此刻,戰場之上,楊豪的武藝在曆經數年磨礪後,早已渾然天成。
他雖然沒有修出楊門煞鬼神的重槊甩錘,
但就憑其宗師八重巔峰,精通各門槊法的本領,
放眼天下,能勝他的人,其實不多。
天狼長槊揮舞,帶起鬼哭狼嚎之音,
上黨馮將軍中門大開,他想要投降,可如此情況,楊豪豈能給他機會。
一匹無主的戰馬,馬蹄清脆,嘶鳴不止,自雪坡奔騰而下。
趙軍大陣中,十六營一名弓弩手,踏步而出。
羽箭上弦,快如疾風,射死那匹可能衝撞軍陣的戰馬。
“楊豪威武,楊豪威武!”
“楊豪威武,楊豪威武!”
……
敕勒川,陰山下。
玉璧城頭,突厥人搖旗呐喊,歡呼不止。
與突厥人熱火朝天不同,趙國二十幾萬大軍,似乎集體沉默了。
龍驤軍大纛下,
青龍李興剛毅的麵容上,閃過滔天戰意,
下一刻,他不顧劉忠武等人的阻止,
一聲大吼,響徹戰場。
“來人,備馬,本將要去滅了楊豪這廝!”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