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走了。
蜿蜒如蛇的趙國大軍,洋洋灑灑拉出幾十裡。
趙王行宮在十五營的護衛下,離開了庫莫奚族的海拉蘇平原。
趙王周雲,鯨吞天下,悍然發動幾十萬大軍東征。
此刻,武川雄主已經留下了第一個地方軍團長。
讓野豬劉謀,攜騎三營,統領數萬二線騎兵對付室韋、契丹,
也等於趙王周雲,將他性命的一半,交到了昔日這個大青山,跟著他屁股後麵吃飯的孩子身上。
宏圖大業,生死關頭,隻能信任骨肉宗族。
如果野豬率領騎三營,切斷了遼西一帶的山路,
那就等於將趙王周雲困死在了遼東。
東胡草原。
白茫茫一片,雄渾豪邁,天地相交。
某一刻,大地馬蹄如雷,鐵騎轟鳴而過。
騎三營,
一直被趙國主力調侃為馬家軍。
因為,二旅官叫馬器,三旅官叫馬九,
整個部隊還有一大堆姓馬的。
不知道的各地外來宗族,還真以為趙國有一個強大的馬家將門。
殊不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他們都為阿骨部奴隸出身,
全是阿德戴老鐵,當年送給趙王周雲的第一股大兵力。
烏拉蓋高壁一帶,方圓十幾裡,
輔兵營正在區分錫林奴隸,不少趙裝文官,在認認真真的分配位置,並做好詳細記錄。
安置人口,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一件很繁瑣的事。
首先是逃跑問題,其次是奴隸的價值,
因為從長遠來看,至少要讓他們養活自己,安置起來才現實。
要是脫離實際主義,真特麼拿糧食養著,那最終肯定要出問題。
就像如果要保護一個族群,那就不能片麵增加他們的待遇,
因為那樣,要麼就是整個森林排擠他們,要麼就是森林其他族群,聯合起來吃掉他們。
雪原上,
錫林部的草奸,點頭哈腰,正在替趙官翻譯。
在他們路過的奴隸群裡,不少錫林族人拿起陶碗,舔舐碗底。
這種軍用速食麵,加入牛肉醬料後,簡直是錫林族人從未吃過的美味。
遼闊的草原上,牛羊成群,人頭攢動,燒水熱氣騰騰,
不少草原蓬頭垢麵的孩童,端著陶碗,眼裡全是渴望。
馬九等騎兵巡查發現,
這一帶,時不時就會傳來奴隸們的歡呼聲。
“趙國貴族大人,您說的真的?”
“十頭牛來年隻要還三頭,十隻羊也是,這可不能反悔啊。”
又是一家滿懷期待的錫林部牧人,
這種場麵已經發生過太多次了。
兩個登記造冊的武川子弟不禁眉頭緊皺,眼裡閃過驚愕,
他們仔細看了看騎三營頒布的政策,忍不住暗自嘀咕。
特麼沒看錯,這就是血腥條約啊。
趙軍搶了錫林部的牛馬,然後給錫林人養,
領十頭每年要還三頭,還了十頭後,
老邁的牛馬價值不高了,趙國當點甜頭,就施舍給草原人。
如此情況,趙國等於安置了俘虜不算,還白賺了錫林人整批牛羊。
就這種事情,錫林牧人竟然感恩戴德,哭泣磕頭。
馬九一瞧便知,這是兩個初出茅廬的武川文官,不知道天下的黑暗,
中原人有土地兼並,
草原人也有牛羊集中啊,
絕大部分的草原牧人,根本沒有自己的牛羊,或者有他們也養不起。
於是乎,很多草原人為了活命,隻能給頭人貴族們當奴隸。
趙軍現在給他們牛羊,頭三年產出是趙軍的沒錯,
可一頭好牛能活七八年,甚至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