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
“咚咚咚……”
遼東廣袤的雪原上,趙國大軍號角嗡鳴,戰鼓雷動。
十幾萬趙軍,旌旗蔽日,戈矛如林,
山地之間,呐喊聲與大軍將令交織,帶著回蕩的肅殺之音,震碎寒雲。
朝陽刺破雪地,帶起陣陣粼光,
趙軍之中,穿著各種五花八門衣物的兵卒,宛如黑色的潮水,淹沒了白岩山的大坡。
這些兵卒都是趙軍仆從,有庫莫奚人、契丹人、錫林人,甚至還有高句麗人。
他們三五成群,神色激動,呼喊著、咆哮著,
就像搶錢一樣,爭先恐後,瘋狂向白岩山城衝去。
隻是這些人很奇怪,他們沒有兵器甲胄,
全是背著籮筐、黑土,備好鋤頭等物,不少人腰間還準備了火折。
顯然,他們不是攻城兵。
趙軍是一支高組織化的軍事力量,各種兵卒的職業化程度都很高。
從一開始,大將楊延就沒想過用弱兵,去消耗對麵的守城物資。
玉璧城之戰,已經充分說明了,
麵對白岩、安市這種級彆的巨型山城,炮灰是沒用的。
趙軍巍峨的將台已經立好了,土黃色的玄武軍旗幟,於寒風之中,獵獵作響。
在戰略分兵上,楊延滿足了保爺。
他命令朱雀將軍李保,擔任攻陷安市山城的主將,而他自己,則負責攻陷白岩山城。
李保要楊萬春,楊延給他就是。
白岩山城高惠壽,雖然名聲不顯。但情報顯示,也是高句麗新崛起的智將,實力不容小視。
當然,神機營三個旅六千人,暫時一人一支,留兩千人做預備隊。
沒這支部隊,攻打山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高句麗的山城體係,都是很有講究的。
其選址多建於山脊或懸崖邊,利用天然屏障增強防禦。
城牆以石塊壘砌,部分采用‘楔形石’技術,堅固耐久。
且山城能將附近幾座山峰囊括,內中既是軍事要塞,也是地方行政中心,戰時更是平民聚居之地。
部分山城裡麵,結合溪水、小河,還有不少的耕地,加上牧馬放羊,
高句麗的山城能堅持的時間,可能超過趙軍之前的預計。
趙軍將台上,土黃旗幟如林。
大將楊延橫胸闊肩,目光如炬,
他仰頭掃視了這座遼陽附近,高句麗排頭先鋒——白岩山城。
白岩大山下,趙軍鋪天蓋地,大軍如海,淹沒了荒原。
玄武軍各部聳立,甲胄在冬陽中,泛著幽光,殺氣騰騰。
大軍後方,神機營綿延數裡的輜重車隊,載著各種攻城器械,
車輪‘嘎嘰嘎嘰’,碾過滿是冰渣的荒原。
旅官羅五看著不聰明,實際也有點犯軸。
他一路急切的來回跑動,碰見有掉隊的兵卒,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責罵,急了還自己上去推車。
這是神機營換了那些歪瓜裂棗,補充青壯之後,打的第一場大戰,意義至關重要。
梁大眼已經說了,誰敢掉鏈子,就把誰砍了。
此刻,羅五在隊伍裡,大聲咆哮,
梁大眼砍他之前,他就先把下麵的混蛋給辦了。
趙軍主力,名將訓練,金銀喂養,士氣高昂。
不多時,在神機營軍士們,山呼海嘯的口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