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家,這完全不能接受啊。朱雀軍糧食本就不多,怎麼還抽五萬石?”
“主公,泰的騎兵也不能抽糧啊。就算人可以餓點,戰馬不能餓。雪地掉膘太多,跑不動的。”
“白岩山城全是流兵、仆從,答應的糧食必須給。玄武軍現在的存糧太低了。”
遼東道。
鞍州郡大營。
北風呼嘯,大雪紛飛。
東起千山腳下,西至二道梁子,趙軍朱紅金邊旗幟,淹沒了這方雪原。
趙營校場,到處是出操兵卒的呐喊聲,他們腳步整齊,士氣高昂。
柵欄外,偶有騎兵數百,馬蹄如雷,奔騰而過。
元始元年,遼東鞍州郡,趙國兵馬就像紅色的海洋,鋪天蓋地。
而趙帝行宮,在這一片汪洋中,顯得鶴立雞群。
鞍州郡雪原上,後營部隊在軍營裡,還築造了一座皇帝內營,
此營高三丈,為木欄夯土結構,上可過一人,四角有望樓。
此刻,望樓中的武川兵卒,
於寒風中挺立,頭盔肩甲,全是積雪。
角樓裡,雄武的子弟兵哈著白氣,滿是冰渣的眉頭緊皺,顯然他發現了不對勁。
因為從今早開始,皇帝行營,來了很多趙國東征大將,
他們大多行色匆匆,急急忙忙,甚至還有爭吵聲,肯定是有大事了。
到巳時上午911點)之後,
玄武將軍、朱雀將軍、趙王五營統領,基本麵色凝重,全部來齊了。
趙帝行宮,大將林立,重臣雲集。
白羊皮地毯上,兩個俏麗的輔兵女子,小心翼翼的給雕龍火爐夾炭、加炭,
殿內大將的吼叫,讓她們連粗氣都不敢喘。
“特麼的,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什麼意思?全老鬼跟老當家到底要乾什麼?”
大殿下首右側第一張矮桌軍台上,眼袋浮腫的保爺怒不可遏,
他大聲咆哮西線趙軍那兩個青山寨老王八蛋的行為。
西線就不能吃一點虧?
東線要打,西線就不能守?
趙帝行宮之中,各方主將,各部主官,雖然對此事也麵有不忿,
但他們隻敢低頭生悶氣,不像保爺如此口吐芬芳,
畢竟,沒人敢得罪五當家跟老當家這兩支宗族。
軍糧出問題了!
在趙國決定東征高句麗的國策後,周雲東征軍糧是預備了兩批的。
而之前討論的軍糧問題。
實際是鞍州郡大軍,所考慮的第三波軍糧,
因為第二波軍糧就算來了,也就隻能扛三個月,並不頂事。
高句麗是一個軍事強國,不是說他的絕對體量有多大。
而是這個國家的士氣依舊在,高句麗人依舊相信他們能贏。
就目前的形勢,他們的軍隊執行力還在,可能還很強。
無論是遼河盤州郡,搶戰場主動權那一戰。還是後續撤離遼陽,堅壁清野,
總體來看,淵蓋文、乙支文德、楊萬春這些人,都不是簡單的對手。
彆說三個月的糧草,就是半年軍糧,都不一定保險。
可現在,老當家跟全爺的支持下,龍驤軍跟白狼軍改守為攻了。
白狼將軍周言,以白狼神的名義,招募了漠南拔塞乾、色楞河、騰格裡、那契、黑水、處月……等等,大大小小三十幾個部落。
加之平城、雁門、定襄,又征集了一批趙兵。
目前西線兵力,大約十七八萬,他們要跟草原金真可汗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東征西守的策略,已經完全被打破!
此刻,第二批軍糧就近補給了白狼軍、龍驤軍。
平城來的消息,現在李娘子在準備第三批軍糧,大約九十萬石,以填補遼東大軍的糧食缺口。
可現在九十萬石不夠,大軍運糧,九十萬石到遼東,最多不過六十萬石。
高句麗這裡是攻堅戰,是滅國戰。
這場戰爭的時間,沒人知道有多長!
第二批跟第三批軍糧,全部給東征四十萬大軍,那都不一定夠。
現在第二批軍糧沒有,缺糧了,難道他們還要退兵不成?
行宮大殿,吵鬨聲不斷。
黑蟒李泰見保爺沒完沒了,忍不住插嘴了,“保爺,話也不要這樣說。”
“大娘子跟老當家,也不知道咱們一年的糧食,五個月就要用完了。”
“西線大軍行動,要通過很多人。不是老當家跟全爺有私心,就能發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