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始元年,楚聖德、聖洪元年,
梁光武元年,齊天平元年。
五帝同在的三月下旬,天下形勢似乎突然驟變,各地戰爭全麵爆發。
三月二十五日,北疆趙國率先行動,
白狼將軍周言、龍驤將軍李興、名將王右寧等,
痛斥突厥人對中原民族的殘害,遂興兵二十餘萬,對漠北金真可汗,展開了滅國戰。
天下群雄注意到了一個關鍵點,是滅國戰!
趙國的軍事目標,是攻破南王城,掃蕩庫爾支河、色楞河、勒爾渾,
犁庭掃穴,要將突厥人徹底從漠北抹去。
二十五日後,東起呼倫湖,西至玉璧城,漠南漠北廣袤的草原上,
趙軍騎兵與草原十五部的兵馬,犬牙交錯,互相廝殺。
武川趙國,以武立國,雄踞山川。
其麾下名將眾多,戰力強大,金真可汗的漠北部落,自是損兵折將,被打的節節敗退。
可天下諸多勢力,對這種戰爭並不看好。
草原人曆來都是打不過就跑!
曆史上,中原王朝不乏數次擊潰草原兵馬,比趙國陣勢大得多的不在少數,可最終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此,很多宗族勢力都不理解,趙國東征高句麗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在西線勞民傷財?
可,他們不理解,改變不了中原戰場的全麵啟動。
三月二十九日,盤踞在南陽的梁光武帝集團,在得知趙國西線行動後,
果斷頒布聖旨,討伐偽帝聖德,收回大梁的中原地域。
區區叛軍也敢下聖旨?
大楚聖德皇帝麾下金吾衛大將軍孟百川,自是沒有懼怕的理由。
在陽城戰場,南陽九萬兵馬與開封郡二十萬楚兵,圍繞帝位正統,展開了殊死搏鬥。
北疆。
河原大營。
漠南戰場,風起雲湧。
定襄河原,鐵血將軍楊延的成名之地,
此刻,兵戈如海,各種旗幟的部隊,連營無數,遮蔽了整個牧馬河兩岸。
雄渾的號角,在這方天地咆哮。
趙軍的戰鼓,就似遠古巨獸,雷鳴響動。
趙!
短短四年,這個國號,完成了取‘草原野蠻之體魄,融中原文化之精髓’的偉業。
趙國百官,務實簡樸,雖大多出身底層,
但他們以趙法治國,讓北疆的發展一日千裡。
相對公平的賞罰爵位製,高效的官僚力度,最終全部體現在了民族富強之上。
過去王右寧不理解,但時至今日,
河原帥營中,主位之上的神將王右寧,才對李宣、周雲這樣的人,發自靈魂的頂領膜拜。
腳踏實地,目光深遠,敢於開拓。
正是這些人物,鑄就了今日的趙國。
元始元年三月,隨著趙國戰爭動員令下達,
自認為是趙人的三十幾個部落,將他們的老幼婦孺,讓趙官安置在定襄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