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這個秘密就是深耕,翻土要一尺,黑土才有肥力。”
“要精耕細作,水渠要修好。今年肯定來不及了,明年水夠,產量最低兩石。”
大楚百年,文化成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這個時期的田畝產量,比之漢代增加了三成左右。
可就算如此,田埂上,馬福祥也清楚,
哪怕就是江南水田,畝產最多也就是三石上下。
可如今,在這荒涼的遼東盧龍郡,竟然可以讓糧食的畝產提高到二石,
馬家的糧食,足足比過去翻了兩倍多,這是何等的大事啊。
糧食,就是人丁,就是馬家堡要富足的根基!
盧龍郡。
馬家堡。
朱雀將軍此刻,雙腳赤足,目光炯炯,踩在馬家的田地裡。
兩頭牛拉著曲轅犁,保爺時刻控製著犁頭,黑土被兩牛之力,輕易犁開,
保爺儘可能讓翻土,更深一些,因為這樣更好。
這是軍屯點!
整個遼東五郡,在柳城、燕郡、盧龍,共設有軍屯四十三處。
而在範陽、漁陽,因為是前線的緣故,屯點較少,隻有七處。
但那兩個郡,土地平曠,本身耕地糧稅就不少,也沒搞趙國軍屯的必要。
馬家堡一萬兩千畝地,簽訂契約後,正式納入軍屯。
到九月份,必須上交趙軍糧食一萬五千石。
等於說,馬家跟趙國,基本三七開,趙國占大頭。
可馬福祥不虧啊,這天大的好事情,
也就是他征糧立了大功,才輪到馬家堡。
定為軍屯,意味著趙國大淩河,高產糧食的技術,就等於直接傳授給馬家了。
四年之後,軍屯契約結束,這些被開墾維護的田畝,就全部成了馬家堡的。
朱雀將軍隻是稍微警告了一下,不要將技術傳出去,
說皇家會責罰,武川元老們也會責怪他。
剩下的就不用李保操心了,糧食在這個時代,就是銀錢,就是一切。
除非是父母親兄弟,否則天下誰也不會,將掙錢的秘密告訴彆人。
在遼東,用金銀不一定能請人乾活,但用糧食就一定可以。
燕山腳下,群峰連綿,
小河流水潺潺,自遠方山溝而來。
保爺乾起了曾經在大青山的老本行,倒是得心應手,比他當將軍的水平高。
這幾個月,李保瘦了很多,
眼眶深陷,臉頰骨突出了不少。
就連一向臃腫的眼袋,都平了一些。
沒辦法,保爺壓力太大了。
二當家周雲雖然沒明說,但保爺基本知道,
北疆的糧食要來,肯定要到十月去了。
一開始這個征糧的活計,根本看不到希望,
聖武三年,遼東才被高句麗洗劫,破壞很嚴重。
趙軍接手時千瘡百孔,好多地方,十裡無人煙,
都是後期趙軍搶當年高句麗,俘虜的幾十萬河北人口填的。
聖武七年,遼東五郡一共收糧稅七萬石,到元始元年,保爺的目標是六十萬石。
一年時間,翻天覆地,糧稅增加十倍,那想想都睡不著。
這就相當於,平攤下來,遼東五郡,每個趙人都要多征收一石糧食。
好在,隻要大夥齊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保爺先是從野豬那裡洗劫了一萬多頭牛,對遼東宗族說,簽軍屯,趙軍提供耕牛。
這種大便宜,打著燈籠都找不著,一時間,自是人滿為患。
保爺偷偷將五五開的分成,改為四六,又在簽契約那天,臨時改成了三七。
如此,今年到秋收,朱雀將軍李保,那就算完成趙帝的聖旨了。
田地裡,
草原牛還是差了點意思,不如中原耕牛好用。
西線的戰報,李保多多少少聽到一些。
日他個仙人板板!
什麼與天同慶,什麼千古未有!?
白狼軍那種金銀堆出來的部隊,打贏突厥不正常?
不知道有什麼好驕傲的?
老當家跟全爺那些混蛋,得瑟的沒完沒了。
要知道,守城的高句麗軍,可是聖元皇帝都要躺下的力量。
聖元不猛?
上位之初,風雨飄搖,楚國還有霍氏、公孫氏兩大豪強,
可最終,聖元滅國吐穀渾,擊潰蜀中蠻族,興兵百萬,討伐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