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吳玉堂,他在前麵打仗,要老夫帶著族人開挖溝渠掙錢。”
吳元昊十幾年沒乾農活了,現在來做這事,不禁有些手生。
靈武談判後,他惡心了龍驤軍,讓青龍單刀赴會,上城宣讀聖旨。
事後,龍驤軍部也不跟他客氣,指定要吳玉堂率領定賀軍隨行。
這還不算,原定賞賜的牛羊馬,居然都變成了寄養。
等有產出了,就要用小牛、小羊抵債。
雖說這樣,也是個好買賣,
但吳元昊總是心裡不痛快,早知道趙國信用這麼好,他還多什麼事呢!
話說那日青龍帶著幾個護衛,單刀上城,真乃英雄也!
趙國到處是這樣的猛將,估摸著,長安霍守易堅持不了多久。
“吳老將軍,您還親自乾呢……”
“嘿嘿。小郎官,也沒什麼,吳某可是武人,鬆鬆筋骨。”
來人是一個趙國的年輕主簿,此人就是這次鄭國渠涇陽縣的負責人,
趙人自從來了鄭國渠後,那笑容就沒停過,
他們的高層三三兩兩,總是來看看這裡的土地。
甚至連武川平城等地的趙國老宗族們都來了,
吳元昊有次乾活,看見了一個坐輪椅的老頭,
呸,趙人土鱉,真特麼沒見過世麵。
此人的排場大的很,上千清一色的家丁簇擁,聽說是什麼梁氏。
老頭衣著華貴至極,但吳元昊覺得那人是沐猴而冠,一看就知道是個農夫。
他笑的癲狂,興奮的在土地上爬,還抓起泥土在口裡嘗了嘗,一個勁的說好地方。
溝渠土坡老樹下,趙國小官人跟吳元昊商議了一些細節,
“吳將軍,銀錢用不用按進度給你們發。這樣你們族人也多點信心……”
“工具……對工具及時報上來,咱給你們解決。”
“這塊地方,趙國上下都很歡喜。尤其是皇後跟各家宗族,他們恨不得馬上把都城遷到這裡來。”
趙國的小官人仔細研究了鄭國渠的地形地貌,
他仿佛看見千年前,老秦人氣吞山河的怒吼。
鄭國渠勾連涇水洛水,中間還引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入渠,增加水量。
如此鄭國渠,形成了東北高、西南低,蛛網密布的自流水體係。
這將當時的澤鹵之地鹽堿地),變成了四萬頃的天府之國。
鄭國渠所灌溉的耕地,是當時普通秦地六倍的產量。
如今趙國的畝產,對比當年的秦國,至少提升五成。
這一百多萬畝膏腴之地,窮慣了的趙國宗族,怎麼能不興奮?
趙國前線雖然還在打仗,但對這裡的開發,已經是上升到戰略級彆了。
之前皇後征糧,一個個上吊哭窮。
這會想買鄭國渠的田地,那是家家戶戶都有錢了。
到現在為止,趙國平城投入修複鄭國渠的人力物力,已經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了。
某一刻,趙國小官人跟吳元昊對好細節後,
他拿出一份趙國契書,當場就簽押了一份三千貫的銀錢。
石頭地邊,他一邊抬腿簽字蓋印,一邊喃喃的笑道,
“吳老將軍,你說這楚國有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就能年年缺糧,兵甲不足?真是暴殄天物。”
“嘿嘿……”吳元昊沒有多言,
他在收到趙小官人的畫押後,臉上露出了老農般的笑容,
老樹下,靈武節度使那笑容,似乎意味深長,
良久後,他才遙視這熱火朝天的涇陽縣,歎息道,“小郎官,這三千貫若是你來簽,分文不取。”
“那你猜猜,若是楚國官員經手,這三千貫還剩下多少?”
吳元昊眼睛裡閃過異色,豎起了一根手指。
一……一成?!
聞言,趙小官人目光驚愕,感覺不可思議道,
“這可是國家大事,渠道貫通事關國家命脈,幾百萬人的糧食!這也敢動?”
水渠邊緣,吳元昊收好了三千貫,笑著送走了趙小官人。
他轉身後,拿起自己的鋤頭,下到了熱火朝天的溝渠裡麵,
一邊乾活,一邊笑著搖了搖頭,
這個趙小官人,還是沒見過楚國的官員。
當一個國家,以道義為恥,認為道義之人就是迂腐時,還有什麼不敢動的?
滿朝數萬楚國官吏,以為他們聰明,沾沾自喜。
殊不知,他們所拾取的銀錢,實際是在挖自己的腳根。
鄭國渠起自秦朝,乃是當年韓國弱秦之計。
可秦人埋頭苦乾,硬是造就了曆史名言。
‘韓不過數歲之命,秦則得萬世之基。’
如今,又一個埋頭苦乾的國家來了這裡。
揮舞鋤頭的吳元昊有一種預感,趙國文化鼎盛,若得關中,將會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王朝。
這個王朝,將會超越所有前人,遠遠超越。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