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道。
烏骨山城。
千山山脈,鴨綠江東側,
鳳凰山與高麗山之間,奪天地造化,孕有一天然盆地。
此山中有數條溪水流出,盆地廣大,除南邊有一個天然隘口,幾乎都是高山。
可謂是,兩山自有天築城,烏骨雄渾據北國。
曆史上,高句麗七百年的國祚裡,烏骨城扛住了一波又一波中原王朝的進攻。
隋唐幾代雄主,皆拿此城無可奈何,
最終還得是高句麗內亂,敵人獻城,方才拿下。
烏骨山城占地廣大,東西長八裡,南北寬六裡,
左側鳳凰山高四百丈約860米),右側高麗山也有三百五十丈約800米)。
設有南門、東門、北門。東門於高山之上,難以進攻。
趙國軍隊攻城,隻能考慮南北二門。
北門又在群山之中,部隊很難展開。
唯有南門,是一個天然隘口,但高句麗先祖曆經數代,在此修建了龐大的甕城。
加之楊延進攻之時,兩側山壁,有高句麗的弓箭支援,
這裡可謂是五座山城裡,最難啃的硬骨頭。
如今,淵蓋文又在鳳凰山,築夯土烏堡十三座,
高麗山到後方丸都山城方向,另築有二十八座兵堡,共計四十一堡。
趙元始元年,十月。
高句麗軍隊形成了以烏骨山城為中心,大山帶小堡,方圓十幾裡的龐大山城防禦體係。
北風。
篝火。
趙軍西部,烏骨鳳凰山下營地,
這種情況,不僅玄武將軍楊延看了頭疼,
重新歸建的馬桐、梁仇等將領,看著也是愁眉不展。
“要不就圍吧。硬搞不是個辦法。”營房裡,爐火很旺,兵痞梁仇,一邊烤樹葉糍粑,一邊眉頭緊皺的吹牛打屁。
“圍也不是個事。小的在烏骨城待過半年。”高舍雞一家,靠著功勞,算是進入了馬桐的營帳裡。
老獵戶高舍豬,年輕的時候是高句麗的小兵官,
他拿著輿圖,在上麵一一點出了烏骨山城內部的情況,
淵蓋文的地盤,經營的很好,內中有集市、倉庫、兵營、作坊、采石場,外加牛羊圈。
大山坡地,高句麗人還開發了很多良田。
且在非戰爭時期,趙軍此刻紮營的位置,就是高句麗大量耕種的地方,
每年,高句麗還利用這些平原,大量收割麥子,補充城內糧草。
總之,烏骨山城,相當於一個設施齊全的城鎮,足以十萬人長期生存。
圍?!
也許一年之後,高句麗確實扛不住了,
但問題是,趙軍也扛不住一年啊。
四十萬大軍,每天的消耗都是恐怖數字。
這場高句麗之戰,趙帝周雲拖欠的軍餉賞賜,以北疆的賦稅,起碼要還五年。
“羅五,你說呢?”馬桐詢問神機營,雙眼對中的旅將,
這個木訥的小夥,馬桐很喜歡。
羅五做事板板正正,雖然沒什麼突破性的能力。
但在馬桐這種馬匪眼裡,他交待的事,羅五能乾好,就算是謝天謝地了。
“馬……馬將軍。”羅五得到重視,有些激動,稍稍語無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