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之上,梁帝蕭漢笑意盈盈的,對著宋王開口道,“蕭愛卿,魯山縣之事,可已辦妥當?”
“嗬嗬,陛下洪福齊天,些許宵小,我兄弟二人,自是輕易斬之。”
蕭人王說到這裡,雷公醜臉的蕭蓋,不禁冷笑一聲,行禮插嘴道,
“蕭啟盛還對陛下汙言穢語,殊不知,他們這些蛆蟲,末將殺之如屠狗。”
“哈哈哈!!”龍椅之上,梁帝望了深不可測的丞相一眼,不禁放聲大笑。
心頭的大石,終於落下來了。
這十幾天,蕭漢可都沒睡好覺,就怕第二天醒了,他的皇帝就到頭了。
沒想到啊,南陽權力百年核心,五元族的禍患,
竟然被他一個多月,就削弱的不成氣候了。
十幾天前,就在蕭漢即將攻破開封的同時,南陽蕭氏宗族決定,將根基搬來開封郡。
可開封郡按戰功,按當初洛陽的條件,不管哪一條算,楊重樓都已經賞賜出去了。
南陽的五大元老宗族,可管不了這些。在這些人眼裡,他們的規矩就是規矩。
可這些老人,絲毫沒有意識到一件事,刀已經不在他們手裡了。
於是乎,一則小道消息,在大軍中蔓延起來。
說的是梁國皇帝帶著軍隊披荊斬棘,打下偌大的中原,
可那些南陽的族老,卻想要過來竊取成果。
其實一開始,跟這些元老宗族叫板。
蕭漢是很擔心的,因為南陽大軍基本都是五家族人組成。
萬一關鍵時候,三四萬主力反水怎麼辦?
“陛下占據道義製高點,又是天下正統,誰願意去做那亂臣賊子?”左側首位,黑錦衣書生楊重樓,淡然一笑道,
“隻是,咱們拿下開封,解除後患雖好。但北趙似乎比我們更快。”
“聽說周雲已經打贏了蓋州奇襲,親自斬殺淵蓋文,高句麗已經名存實亡了。”
梁國丞相楊重樓的話,前麵還好,
後麵那句一出,瞬間引得一眾梁國將領哄堂大笑,
“趙帝周雲殺淵蓋文?趙國現在的軍報也做假了。”
“真是可笑,周雲一個文弱書生,能打贏淵蓋文?”
“這趙國的人,還真是不害臊。吹起牛來,連腦子都不過。”
可就在所有人都譏諷鄙夷趙人低劣,不要臉。甚至連蕭世安眼裡都寫著不信時,
整個梁國宴席上,還真有一個人覺得未必是假,
那就是現在梁國第一猛將蕭蓋。
洛陽時,蕭蓋曾跟周雲那種劍法短暫接觸,自己右臂至今還有一道疤痕。
若是淵蓋文不知道情況,被周雲陰了,那遺憾落敗,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此時此刻,梁國大將都在嘲諷周雲,輕蔑趙國。
蕭蓋就是再傻,也不能在梁國皇帝大宴上,幫趙國皇帝周雲說話。
“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夏文化頹廢之軀。”
“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弘,遂能彆創空前之世局。”
開封皇城,安上門城道。
六丈城牆上,梁國旗幟連綿,兵卒雄壯。
楊重樓身後,跟著蕭世安、皇帝蕭漢,
丞相和他們,逐一分析了如今梁國的優勢與劣勢。
越少的人,往往能決定越大的事。
此刻,中原梁國,兗州、豫州之地,
基本上,城道青磚路的三人,就可以決定。
“趙國周雲、李宣的政治,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陛下完全可以借鑒。”
“中原土地膏腴,攤丁入畝。臣在幫助陛下,入主河洛,占據兩淮跟山東。”
“屆時,天下最富饒的二十一郡地盤,皆為梁國所有。就算周雲占據河北、關中,國力也在梁國之下。”
十一月的大風,吹的梁軍旗幟,獵獵作響。
也吹的梁國三架馬車,衣袍隨風飄搖。
年輕人也許沒有老輩沉穩,但卻比老輩更有衝勁。
英雄出少年,曆史上,很多開天辟地的大事,基本都是由年輕人完成的。
楊重樓、蕭漢、蕭世安,此三人正如大梁國運,如日中天,正值當打之年。
“河北那麼好的地盤,魏王精兵十五萬,咱們不考慮搶嗎?”
梁帝蕭漢的眼裡,閃過一絲惋惜,最後還想在無所不能的丞相麵前努力一下。
楊重樓是蕭漢一生中,最大也最成功的投資。
當年楊雙之事,楊家旁支被聖昌皇帝趕儘殺絕。
正是年幼的九皇子項漢,不顧危險,保下了楊重樓一家。
“不能考慮。”說話的不是楊重樓,而是蕭世安。
隻見梁國大將軍,目光凝重,行了一禮道,
“河北易州安慶勢力已成,夏侯傑跟他聯姻後,河北現在實力不容小視。”
“就算咱們能拿下來,河北一馬平川,北趙騎兵咱們也擋不住。”
蕭漢也是知兵的人,兩位重臣的意思,他也明白。
先不說能不能打贏易州安慶,就憑河北那個地形,跟趙國拚,他們也沒那個實力。
“行吧,行吧。全據中原,也是好的。”梁帝蕭漢長歎一聲。
楊重樓的南陽策,說的是趙、梁、楚,三分天下。
梁國以河洛、河南、兩淮、山東,此膏腴之地,沿黃河布防,以抗趙國。
趙帝周雲乃是兵仙,加之武川力量崛起不過十年,正是蓬勃向上之時。
此刻,軍事力量上,必然是北強南弱的。
梁國當積攢糧草,修養甲兵,恢複人口,才是上上之策。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