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政權內心,無論梁國亦或是趙國,都是亂臣賊子,竊取江山之人。
就在梁趙魏州、博州等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
西線丁肆業,再次離開邯鄲,對鄴城張開了獠牙,
朱雀軍與三鎮魏軍,圍繞著鄴城,已經互掐半年了,
他們之間,可謂既熟悉又陌生。
對魏軍來說,熟悉的是伍剛,陌生的是梅朝方,
因為這個河北中路不堪一擊的廢物,怎麼被降成郡兵後,來了鄴城就變的勇猛起來了。
這……這特麼逮著魏軍丁家兄弟欺負?
可對於趙軍來說,熟悉的是名號、旗幟,不熟悉的是戰力。
丁肆業、丁憾山這兩個旗號沒錯?
但他們所展現的戰鬥意誌,跟幾個月前的拉鋸戰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
過去,梁趙未曾開戰,趙帝主力虎視眈眈,
魏國丁肆業自是不敢攻城掠地,因為拿下也守不住。
但此刻,今非昔比了。
從現在開始,隻要能拿下魏國周邊的鄴城、洺州、邢州,甚至高邑,
隻要是靠近並州大山的地盤,丁肆業都可以拿。
梁趙勝負未定之前,三鎮丁家每多拿一份,未來實力就強大一分。
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試問丁肆業如何不全力以赴?
他甚至在後方還征發了六萬徭役,充當仆從軍、雜軍。
一時間,鄴城附近壓力劇增,朱雀軍所率領的北疆子弟,被魏王壓製在了漳河一帶。
同樣的,東線宋齊兩軍,為了搶奪地盤,
也聯手起來,對付玄武軍楊延。
擁有大梁第一勇士蕭蓋,前五虎大將寧則,齊王南野。樂陵平原一帶的戰場,趙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東西兩線,雖然也重要,實際上卻並不影響大局。
真正的決戰,依舊是中路魏州、博州、清河、信都之地的勝負所決定。
趙帝親軍對戰梁國主力,誰能贏下這裡,誰就能鎖定勝局。
在圍繞著魏州、博州北線,長達十幾場大戰的拉鋸後,
在八月十一日,
一個曾經毫不起眼,但在此刻卻至關重要的地名,出現在了雙方主將的案牘上。
魏州郡馬莊!
這個漳河灣口突出的小鎮,將會決定魏州西部的攻守形勢。
趙帝周雲早早派遣步二營上官彪,占據了此地,取得了先機。
並於魏丘、新鄉等地趙軍,連成一片,形成了局部優勢。
梁國方麵,大都督的軍營裡。
來自虎衛軍的大將卓庸,在帥營立下軍令狀。
從郭孝恪、王君漢等人的手中,搶走了攻占馬莊的任務。
如此大的行動,自是不可能隱瞞雙方斥候。
一時間,圍繞著魏州郡西北,小鎮馬莊的戰爭,在兩雄之間展開。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