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
趙國平城。
作為當今天下第一強國的都城,
平城已經在趙人的權力中心,渡過了第九個年頭。
自聖武元年,趙國出現後,
起自楚興倉的平城,就一直是趙國最繁華的地區。
在不算太原的情況下,這裡擁有趙國本土五成的糧食產量,
三成以上的人口,算是趙人的絕對核心城池。
平城以政治清明,吏治高效著稱。
因為這裡,哪怕就是一個小農夫,都極有可能認識高官,甚至是皇帝、皇後。
就算不認識,他兒子、兄弟指不定是哪支部隊將領,直達天聽,誰敢弄虛作假?
小冤屈在此地是沒有的,要有也是大冤案,
那屬於上層的權力搏鬥,不關底層老百姓的事。
如此開明的政治,如此安寧的環境,
造就了方今天下兩百零六郡,幾乎大一點的豪強,都在平城有產業。
尤其是最強的幾家勢力,他們不少族人,已經在平城當小官了。
此刻,這些天下宗族之人,皆是頭戴襆帽,圓領官服,躬身行禮。
遠方宮道上,十八個壯漢,抬著的一座華貴的龍攆,
華貴龍攆之上,布滿了珠簾,內中竟然是一位紅錦女子。
兩百威風凜凜的鐵甲護衛,簇擁著此刻趙國的實際掌權者,緩緩進入平城武德殿。
武德殿,乃是崇尚武力的大殿。
內中以黑為主調,宮殿古樸,肅殺之氣彌漫。
如此武威赫赫的趙國宮殿,並不是這些外郡的宗族小官能進去的。
他們隻能在宮牆外等候,黑殿裡的各部主官,會在早朝結束後,第一時間告訴他們最近的任務。
垂簾聽政!
李娘子身覆趙裝皇後冠服,手持節杖,暫代相公周雲,坐在平城的龍椅上。
前方有一幕巨大的珠簾,珠簾的後方才是趙國群臣。
過去大臣們是以鐵坨子、八瞎子、李宣等人為首,
後來趙國四處開戰,漸漸的變成了以賀詩楚、劉庶為首。
如今,劉庶都走了,
大殿中,賀詩楚站在了首位,代替劉庶的是杜齊明,
雖然也是能臣,但論地位,遠遠低於現在的兵司大衙官賀詩楚。
“啟稟聖皇後,臣昨日得兵司消息,偽梁欲要跟陛下決戰河北,陛下已經應戰,雙方將在五龍山一決勝負。”
“這件事,本將已經知曉。”一年多的朝政生活,李娘子漸漸得心應手。
就算是聽聞如此大事,她也沒有過去那般衝動跟情緒化了。
“諸位愛卿皆是趙國重臣,如今河北戰事,平城應當如何?”
應當如何?
無非就是錢、糧、兵,三者之事。
錢,很緊。
糧,更緊!
兵,那就是緊中之緊。
趙人以三百萬不到的人口,興幾十萬甲兵,算上民夫徭役,七八十萬都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