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大風起,金戈鐵馬襲燕雲。
趙元始二年,十月底。
大王店之戰後,趙國皇帝不甘失敗,集中兵力,發動了滄州戰爭。
而此刻,河北梁國軍團節節勝利,自是沒有懼怕的道理。
一時間,梁趙精兵,再次爭雄河北。
趙國皇帝與玄武將軍楊延,圍繞著河間、滄州兩郡,
與梁國數路兵馬,爆發了激烈交鋒。
戰旗瀟瀟,鐵騎滾滾,
號角嗡鳴,戰鼓震天。
梁卒與趙兵,一方要圍殺滄州,一方要救援滄州。
二十餘萬趙軍與四十萬梁軍,在河間郡、滄州郡的狹長地帶,展開了血與火的搏殺。
這是征服北狄、剿滅高句麗的北國趙軍,
與平定中原,建立強大王朝的梁軍,圍繞河北進行的又一場生死大戰。
河滄之戰若和五龍山相比,那麼後者最多就算是文鬥。
這一場戰爭,自九月底開始,戰至十月底,
雙方主力精銳齊出,兵馬調動頻繁,
殲滅、合圍、突襲、偷襲……等等,各種戰策,奇謀頻出。
兩軍主力足足打了一個月,依舊絞殺在一起。
情況很明顯,趙國皇帝鐵了心要滅齊宋兩王,
梁軍儘管作戰艱難,但他們如果退後,等於坐視兩王被滅。
如此情況,河北梁國戰力下降三成,將再不能與趙國爭雄。
可河北如此重要的戰爭麵前,
北伐大都督似乎失去了過往的神力。
梁國河間大軍,無數精兵猛將,在西馬縣、孟鎮等地,遲遲沒有打開局麵。
隨著時間的推移,包圍圈裡的齊宋兩王一天天的衰弱,
滄州黃羊、常郭兩城,寧則與南野的軍營據點,眼睜睜的被趙軍一個個拔除。
至十月底,河滄大戰的勝利天平,似乎在漸漸向趙軍傾斜。
易州郡。
白馬渡。
趙帝行宮之上,朱紅金邊旗幟,在北風中獵獵作響。
十一月了,天氣漸寒,
鐵坨子做的雙層歇山頂窗戶,已經關上。
隨著熟悉的北風吹闌窗,‘嘎吱’作響,
趙軍更適應的冬天漸漸來了。
“報,啟稟陛下,西馬縣被上官將軍奪回,梁國侯俊已經退回河間。”
“報,啟稟陛下,朱雀軍按照預定計劃,拿下宿縣與大王店等地,魏軍暫時歸路被斷。”
“報,啟稟陛下,玄武將軍楊延於黃羊城外,大破齊宋聯軍,宋國郝大旗被玄武軍趙阿四部所殺。”
“報……報……報……”
一條條消息,在趙國傳令兵來來回回的腳步聲中,迅速彙總到了易州趙營。
趙帝龍榻上,周雲仔細看了各方戰報,
不得不承認,楊重樓這個人的水平,還是很高的。
哪怕是趙軍預先布置了戰場,圍繞平舒城的阻擊戰爭,趙軍依舊打的非常艱苦。
梁軍頂著劣勢,能打出這樣的效果,已經超過了周雲的預計。
雖然此刻,河滄大戰的兵力,是趙軍二十五萬,打擊梁軍四十餘萬人。
但自古戰爭,從來不是看兵力多寡,而是由雙方軍力決定的。
且軍力也不是一個固定值,它隨時在變化。
比如趙軍騎兵在河北,那一千鐵騎拉開打,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軍力極強。
可如果這一千騎兵去攻城,那它的軍力比不上步卒。
甚至說,一千騎去了山地、蜀地,那軍力就會很低,
說不好聽點,不見得有一個山裡獵戶驍勇。
趙軍在東線戰爭,步軍大約十四五萬,騎軍接近十萬。
這十萬騎兵的軍力,在梁軍進攻和梁軍防守時,所產生的力量是完全不同的。
梁軍固守大陣,到處有營寨依托,騎兵進攻小心翼翼,效果自然很差。
梁軍若是在平原上處於進攻方,
那麼此刻,戰爭主動權等於拱手送給了趙國。
即使趙軍河北騎兵,隻能出動六七萬,所覆蓋的區域,所擁有的強大戰力,也不是梁軍能輕易對付的。
所以此刻,趙國軍力大於梁軍。
雙方總體看來,大概是六四開,趙六梁四。
但這個軍力對比,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如果梁軍進城,趙軍進攻,那雙方軍力,又會回到梁強而趙弱。
因為步騎的軍力會拉平,甚至這個時候步兵效率更高,
步卒可比騎兵便宜很多。
“河北這個情況,楊重樓要進攻,咱們騎兵隨時威脅他們的部隊。”
“梁軍發揮不了,駝子估計,他們應該是打不過了。”
鐵坨子不知何時,又來到了趙帝行宮扯皮。
隻是,周雲注意到,駝子最近竟然麵色紅潤了,老蚌懷春?
“嘿嘿……春草給了點滋補養顏之物,乃是楚國宮方。效果還不錯。”
趙帝龍台,周雲瞧著這模樣,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三當家駝子這發春相,要是被六嬸看見,少不得一頓毒打。
某一刻,行宮響起了腳步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