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
當梁軍兵敗如山倒時,一切過去隱藏在水麵下的問題,都會出現。
真正說起來,最先崩潰的,還不是軍隊,
而是梁軍龐大的斥候通信係統。
梁軍大部隊南撤,嚴格上來看,
可以說是一場軍事藝術級彆的表演。
當梁國在呂公莊、束城、任丘城,擺出一個巨大的六三一兵力陣型時,
隔絕趙人斥候的第一時間,
梁軍大都督楊重樓沒有任何猶豫,指揮大軍,即刻徐徐南行。
趙元始二年,十一月四日,寅時,
當天地一片黑暗之際,
梁軍帥營從河間郡韓縣出發,北伐大都督,根本沒有對趙軍做任何試探,果斷南下。
十一月六日,清晨。
也就是周雲正在白馬渡,觀看八瞎子送來的軍情時,
離開韓縣,旌旗連綿,
遮天蔽日的梁國主力行軍路上,
一匹快馬追上了梁國大都督的帥車,送去了繡衣使者的絕密軍情。
幾息過後。
僅僅隻是幾息過後,就有人聽見了梁國大都督癲狂的哀鳴。
‘既生瑜,何生亮,’
‘既生瑜,何生亮啊!!哈哈哈……’
頭頂已經出現白發的天謀楊重樓,在馬車中愣神之際,對著輿圖吐出了一口鮮血。
他並沒有悔恨,錯失了突襲周雲滄州的機會,
站在趙軍的利益看,這是梁國翻盤的最後希望。
可站在梁軍的角度,那種九死一生的事,根本就不可取。
梁軍騎兵少而步兵多,真的北上跟趙軍玩命,容錯率太低了。
那種難度,隻存在理論可能,
考慮到實際的軍心、士氣,楊重樓認為成功可能性幾乎為零。
更重要的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猶猶豫豫,隻有死路一條。
一個將領,一旦做出決斷,就沒有回頭看的道理。
世上不存在看見結果,再選過程的好事。
楊重樓真正崩潰的是,為什麼周雲就那麼有信心?
為什麼他就敢在一切都不明朗時,幾乎沒有間隙時間,直接戰略西移。
他就那麼敢賭?
這一切,到底是神來之筆,
還是河北之戰,完全就在趙帝周雲的掌握中。
這一刻,楊重樓好像站在一座名為兵法的懸山上,
他仰望天穹,在那雲端的儘頭,有一座不可攀登的天塹,
而那上麵站著的一道身影,就是周雲。
兵神與天謀的差距,原來是天壤之彆。
可大都督不知道,
繡衣使者的絕密信,僅僅是梁軍噩耗的開始,
趙元始二年,十一月七日,子時過後,
當北伐大都督已經睡去時,才有當日中午王君漢戰敗的消息傳來。
直到此刻,楊重樓才知道麻煩了,趙軍動了。
趙帝南下,他要去哪呢?
梁軍大營,楊重樓隻是短短思索了幾息,不禁目眥欲裂,頭皮發麻。
五龍山!
一定是五龍山大營。
難怪趙軍撤退的時候,五龍山大營沒有燒毀,甚至連城防都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