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丘高坡,喊殺聲此起彼伏。
營地裡,亂糟糟的一片,又有兩幫人馬在火拚。
督戰隊來了。
梁營裡,又是一場屠殺。
先是兵卒們互相廝殺,後是督戰隊的無情屠刀。
這一刻,蔡州郡兵頭,蔡岩不禁看的搖了搖頭,
太像了……
太像曾經的羅浮山了。
那年,楚國主力軍三十萬,被困在了羅浮山上。
今朝,梁國二十五萬主力,被圍困在了魏丘。
隻是當初,還有項濟、周雲這樣的英雄人物來救,
如今啊,蔡老頭認為是難了。
廣宗大撤退!
梁軍所攜帶的物資,雖然並不算很充分,但其實夠用的。
元始二年,
十一月二十一日夜,退守魏丘高坡後。
梁軍的郡兵、雜役、仆從兵,立刻搭建起了,能供大軍使用的營寨。
馬房、蓄水池、校場、營區等等,這些軍用設施,跟趙國一樣,都有專門的兵卒負責。
目前來看,梁國依舊兵卒雄壯,猛將眾多,軍事組織力還在。
可蔡老頭擔憂啊。
困守河北西南,營寨還行,水源也不缺,基本後勤用度也是夠的。
但數次突圍,皆是戰敗而歸,這讓梁軍士氣掉到了穀底。
戰爭,打的是人心。
人心散了,部隊就不好帶了。
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平均起來,的確夠用,大家甚至都還能抗的住很久。
蔡老頭聽說,趙人滅高句麗之際,
恰逢龍驤、白狼戰突厥,奪關中。
四十萬東征軍,一度後勤緊張到,連皇帝周雲都必須喝粥。
趙人有同仇敵愾,上下一心的氣魄。
可很顯然,魏丘高坡的梁軍是沒有的。
梁國第一勇士,大鵬蕭蓋率先搶奪物資,
宋營本來就分的多,還要奪取郡兵的份額。
如此危局下,他們的糧草用度跟平時,竟然沒什麼區彆。
蕭蓋搶,其他主力軍也搶。
蕭雄信、趙東金,這些刺頭有一個算一個,都飛揚跋扈,不把梁軍帥令放在眼裡了。
卓庸跟王君漢、裴儼等人,倒是沒這些武將吃相難看,
不過物資,也是該拿的都拿,拿的還不少。
梁軍廣宗大撤退,東西一共就那麼多,隨行軍糧也就一個月左右。
若是大夥按人頭分配,再搭配些稀粥,
在已經死亡幾萬人的情況下,糧草極限可以撐三個月。
但現在的情況是,梁軍魏丘大營出現了嚴重的割裂。
以地域、勢力……等等,為山頭的兵卒隨處可見,
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搶奪物資,兵卒械鬥頻頻發生。
北伐梁軍高層雖然數次下達帥令,但根本不能服眾啊!
趙軍高句麗缺糧的時候,
是趙帝周雲帶頭喝粥,那自然萬眾一心,同渡難關。
可梁將們把底層梁卒當傻子,
他們的私兵、族兵,一個個正常吃糧,營房裡還囤積了不少。
這樣厚此薄彼,怎麼可能壓得住梁國郡兵、仆從軍等等。
蔡州兵頭蔡岩知道,
魏丘高坡,正在慢慢變成一座火山。
可這些梁國不管,
當然,更可能是管不到了。
洛陽的竇、商、龔……等等將門,兵馬三四萬,自成一個團體。
宋國殘兵數千,雖然兵力不算多,但有蕭蓋、寧則、王闊等人在,他們的力量不弱。
左神軍、右神軍、虎衛軍,一個個都自然的抱團成了山頭。
侯俊死了,虎豹軍沒了。
這讓在羅浮山之戰,就崛起的蔡州兵沒了話語權。
否則這會,蔡老頭也不用在後勤這裡等著,給弟兄們弄些吃食。
殘月掛天穹。
呼呼的北風,吹的篝火搖曳,也吹的殘旗亂舞。
蔡老頭心裡憋屈,
馬莊之戰,甚至整個河北之戰,虎豹軍是立功最多的。
可如今,卻是虎豹軍下場最慘。
哎……這世道,真是可笑。
蔡老頭當然知曉,如果蔡州幾千敗軍,拿了更多的物資,就會有其他的郡兵死去。
可他沒有辦法,死彆人總比死自己兄弟好。
趙元始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魏丘高坡,被圍困的梁軍,指揮係統正在漸漸失效。
蔡岩看來,
這會二十幾萬梁軍,其實都是一盤散沙了。
趙軍之所以不大規模進攻,是因為攻堅的損失太大。
能餓死的敵軍,趙人哪怕多死一個都不願意。
大夥之所以不敢公開反梁。
是因為,梁軍在中原,依舊是正統之國。
一旦公開叛亂,這些消息回到梁國,
洛陽皇帝,此刻依舊可以調動整個中原的兵馬,誰也不敢撕破臉。
畢竟,之後哪怕突圍回去,
他們也還得在梁國的體係下擔任官職。
就算某些豪強勢力,如上官弘、宋王等等,他們還是要留著最後的體麵。
有些事情,體麵沒了,也就難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殘月高掛。
北風呼嘯。
一個梁軍兵卒,臉上帶著憨厚的興奮,
他在營道裡跑得很快,手裡端著一大碗飯,
飯盛得滿滿的,有粟米、豆角、青菜,還有兩塊醃馬肉。
自從北趙崛起後,整個天下的肉類供應,都比聖昌一朝,提升了幾個檔次。
民間走街串巷,偶爾也能看見賣醃肉罐的行腳商。
梁國大軍,作為中原主力,在軍事程度極高的元始二年,
馬肉供應,自是必不可少的。
泥巴路上,這個梁軍兵卒,還是個憨厚的大孩子,
他端著碗,一路打招呼,來到了一處望樓,
沿著樓梯攀爬,走過一段木製營牆,在兩丈高的望樓前,叫喚大哥阿全,放下梯子。
現在有軍令,
站崗的梯子要收起來,以防備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