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沒人嘛。我要是有人,才不跟她們一起。”
“嘿嘿,杏兒啊。你回家就好了,母親……不嘮叨你吧?”
“不嘮叨,你坐好,我去收拾屋子。”李杏兒將包袱放好,進了養父家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裡沒人打理,好多地方都長草了。
聽養母的意思,好在二叔家的小兒子會沒事來找她,不然裡麵更亂。
“我乾活,你跟著我乾嘛?”
“你彆擋著我啊,母親。這樣我乾不動。”
可惜,任憑李杏兒說破腦袋,
衣服臟兮兮的養母,就是怯懦的低著頭,說什麼也要跟著李杏兒。
也許,在她狹小的世界裡,隻有女兒才是她的一切。
冬日裡,
太陽看著大,其實沒有什麼熱量。
不一會,
李牛頭的幾間茅屋前院,就晾起了各種被褥。
臟兮兮的,臭臭的,
李杏兒捏著鼻子打,瘋瘋癲癲的李氏卻很開心。
正當李氏總是低著頭,亦步亦趨的跟著李杏兒時,
門口,好久沒人管的籬笆小門,
‘呲牙’一聲,打開了。
李家的四個叔叔,有些臉色難看的來了,
二叔馬頭還好,
其他幾個,尤其是四叔很是氣憤,
覺得杏兒就算在皇帝身邊待過,也不能一點禮數都不講。
“這麼回事……杏兒啊,”二叔李馬頭坐在前院長凳,看了杏兒一眼,直接開門見山了,
“最近平城因為遷都的事,鬨得可凶了。幾十家族人逼聖皇後做主。”
“咱們家也得了十畝幽州地的資格,這戰功嘛,你爹是最多的。”
“你們家沒有子嗣……就是來看看,能不能把你爹的,均給我們?”
要說遷都幽州,其實李家村屬於被動獲利者。
因為平城武川鎮老族人為難李皇後,一個個哭著要上吊自殺。
沒有辦法,李娘子就命令河北幽州的農司,批下良田二十五萬畝,用於安置武川族人。
當然,這個是要買的。
因為幽州耕地,已經從年前的二十貫一畝,暴漲數倍了。
李馬頭打從一進屋,看慣了世態炎涼的杏兒,
基本就知道了他的意思。
隻是談買賣,要跟陛下學,
先拉高價錢不算,還要讓彆人覺得占了便宜。
杏兒一邊乾活,一邊假裝喉嚨不適,停頓了良久後才道,“幽州地?”
“現在那邊很貴了,六十貫一畝呢,還買不到。”
六十貫?
怎麼可能才六十貫!現在都一百貫了。
四家叔叔麵麵相覷,眼裡全是驚愕,
雖然杏兒搞錯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提醒的意思。
“就六十貫一畝!不,二叔給你定了,八十貫。你手裡的份額,咱們幾家全要。”
雁門郡,
人潮洶湧,敲鑼打鼓,喜氣洋洋。
官道上,漸漸出現了舉族遷徙的北疆人。
趙國皇帝定都幽州,
北疆五郡前往河北都城的趙人,
不是幾千,也不是幾萬,而是足足有近百萬人。
李家村,
老槐樹下,
李牛頭的院子裡,幾家叔叔笑的很開心,
他們簽好契約,假惺惺的打了幾聲招呼,笑眯眯的走了。
一百畝!
沒想到李杏兒,這裡竟然有趙國兵司開的一百畝份額。
李氏膽小怕事,但有時候又清醒,
她瞧著幾個叔叔,生氣的道,“這幾個人,是不是又來拿咱們家好東西了?”
聞言,李杏兒一邊給母親洗頭,一邊嘴角露出冷笑,
“好東西?幽州帝都,那是隨隨便便能去的?”
“算了吧,恩是恩,仇是仇!咱們母女跟他們兩清了,這些年沒幾個叔叔,你在村裡也活不下去。”
這一刻,杏兒忽然聽見了鑼鼓聲,
她有些迷茫的抬頭,視野飛過籬笆小院,飛過李家的田地,
一路向前,在那官道之上,
漸漸出現了大規模的勢力。
他們旗幟如林,兵強馬壯,隊伍蜿蜒不絕,
武川各族,在不知不覺中,
早已成了趙國的龐然大物。
“清音俗世流,紛爭幾時休?”
“母親,咱們好好在雁門待著,不去趟那些渾水。”
“幽州趙國,幅員萬裡,天下第一!豈能跟平城趙國一樣?”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