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麵不是很樂觀,餘建山有楚國做後盾。這些年,在街亭、岐山、武都等地,都是高堆堡壘,進攻壓力不小。”
“臣附議,餘建山知兵,他既不東攻鳳翔郡,也不西進金城。而是在優勢山林地帶,固守經營。”
幽州內城。
程家後院。
劉忠武、李興,龍驤軍兩位武官來了。
不多時,眼袋浮腫的保爺,帶著伍剛、梁大眼,也笑嘻嘻的來到大通房。
如此情況,周雲看幾個大將都到了,就將秋收之後的軍務,稍稍議一議。
趙國其實這兩年,很不容易。
元始二年末,雖然關中隴西幾郡都被楚將餘建山占據,
但八瞎子、鐵坨子等人,跟周雲商議良久後,決定暫且擱置隴西的問題。
因為趙國征戰兩年,疆域膨脹了幾十倍,
實在是要到了鞏固地盤的時候。
趙人,必須從一個區域節度使力量,變為一個成熟的三萬裡疆土的帝國力量。
可元始三年,
梁國奸細趁著大雨,挖開多處黃河大堤,賑災又是一項大工程。
加之占據漠北、遼東、關中等地軍功,也到了必須要處理的時候。
幾件大事一起辦,趙國元始三年,可謂是焦頭爛額。
六十萬部隊,二千一百萬畝永業田,
如此龐大的財富,這裡麵有多少凶險,沒人比武川高層更了解。
去年末,殺了六個郡兵旅官級彆的大將,全部是參與田畝貪腐的。
好在,最近這兩個月,周雲終於輕鬆了一些。
各郡官吏、民生等等,有條不紊的發展,
永業田、分口田、暫租田,基本輪廓已經到位。
趙法普及到各個州郡,六十五郡地盤,都有趙人嫡係在。
退役的兵卒,尤其是立大功的,他們散在趙國各地,成了一個個小地主,
這些人對趙國歸屬感極強,他們的子弟也在郡兵序列,
一旦打仗,趙人子弟便要隨趙國旗幟出征。
元始四年,秋。
曆經各種磕磕絆絆,趙人這艘帝國巨輪,終於算是邁上了正軌。
“今年秋收之後,咱們應該有軍糧、銀錢富餘,可以支持趙國打擊一個戰場。”
主位,趙帝周雲掃視堂下武川重臣,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可皇帝此言,八瞎子跟保爺等人,卻是麵麵相覷,臉上帶著難色。
武川趙國這個家,才剛有點餘錢,
皇帝又要開始禍禍了。
兩年輝煌的擴張戰,雖然疆土大了幾十倍,
但趙國官員,也被各種事情打怕了,不想再過那種勒緊褲腰帶的苦日子。
賀詩楚、李興、梁大眼等人,幾番眼神交流,紛紛望向了劉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