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街亭楚將虎視眈眈,兩軍陣前截人,風險太大了。
“梁主簿有所不知,這李厚可是皇帝嫡族,要是沒有真憑實據,咱們憑什麼出擊?”
“本將也是你好,趙軍攻擊趙軍,那是要被斬首的。那幫子文官最會咬文嚼字,隴望山才攔截,這也是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
去特麼無可奈何,郭孝恪擺明了要掀起楚趙大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東金和蕭雄信都是宿將,他們已經知道,郭孝恪要打的不是李厚,而是楚軍。
圍點打援,拉起第二次街亭之戰,重創楚軍才是他的目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隴望山穀,趙騎踏起煙塵,
隨著大旗下,戰鼓咆哮,廣魏的梁國降兵,就像一隻隻惡狼,直奔山下涇慶郡兵而去。
曾經,在五龍山、在馬莊,他們一度被打的失去了信心。
幾千殘兵敗將,垂頭喪氣,最終被趙帝周雲安置到了雍州。
可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這些兵卒打眼一瞧,關中戰爭的烈度,遠遠不如河北。
其實這很正常,
河北大戰,雙方統帥是周雲和楊重樓。
趙人七成軍力,對上中原大戰後,梁、魏、宋、齊聯軍,
那可是精兵如海,猛將如雲,決定天下歸屬的碰撞。
左右神軍打的是什麼人?
騎二營李泰,十五營劉黑豹,十二營上官定方,這特麼能不難嗎?
此刻,李厚的涇慶郡兵在郭孝恪、趙東金等人眼裡,都不算是兵,那就是披甲農夫而已。
趙軍旗幟下,跨坐北狄大馬,
郭孝恪目光灼灼,正義秉然道,
“今日乃趙軍危難之時,逆賊李厚叛了大趙,乃十惡不赦之徒。”
“犯我大趙者,雖遠必誅。雖猝不及防,我軍兵少,卻也有背水一戰的勇氣!”
“趙東金,你率領本部騎兵,前往隴望山西坡攔截楚軍。”
“末將領命。”肥熊大將趙東金揮舞宣花大斧,疾馳而去。
“蕭雄信,拿著你的金釘棗陽槊,去給老子把李厚廢了。”
“末將得令。”蕭雄信乾脆利落。
廣魏盆地。
街亭前方,有一道十幾裡的兩山夾一川。
隴望山正是出口,也是楚國軍令裡,不準越過的紅線。
山坡下方,煙塵滾滾,戰火重燃。
山坡上方,大盾如牆,長矛如林,弓弩陣隨時準備,楚軍大陣一片肅殺之威。
街亭守將餘望山,是個臉型方正的荊湘中年男子。
此刻,他看著兩支趙軍迅速接近,不禁麵露惆悵,進退兩難。
後方來的人,不愧是趙軍大將郭朗,
那支騎兵攻擊李厚部隊,就是摧枯拉朽,涇慶郡兵根本沒有抵抗力。
餘望山,乃是餘家第二代傑出人才。
自從餘建山崛起,餘家散落在各地的族人,同樣靠著族譜,漸漸聚集到了武衛大將軍的麾下。
趙軍郭朗來攔截了?!
一時間,街亭守將餘望山陷入了艱難的抉擇之中。
目前,隴西楚軍擺出的是一套前輕後重的戰術,
主張防守反擊,總體兵力分布為二三五。
在街亭一帶,餘望山手裡僅僅隻有兩萬蜀國精銳。
算上三萬征發的郡兵,他足足有五萬人馬,守衛街亭是綽綽有餘的。
理論上來說,隻要嚴格執行武衛大將軍的命令,楚軍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可李厚歸降大楚,這件事太重要了。
這幾千兵馬的死活,不在餘望山眼裡,
他真正看中的是李厚武川嫡族的身份。
李厚降楚,在天下大局上看,可以視為趙人無道的鐵證。
天命在楚,大勢滾滾,此功非人力所能及。
雪林初期將領,成建製的投降楚國,這將極大打擊六十萬趙軍的士氣。
穹蒼之上,風雲激蕩,
山坡的風很大,大到荊湘漢子有些睜不開眼。
猶豫片刻後,甲胄閃爍粼光的餘望山,一聲怒喝道,
“三萬楚軍兒郎聽著,這一戰,我們將再次擊敗趙軍。”
“起戰鼓!列陣出山。迎接李厚歸楚!”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