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正值六月,再過段時間,雨水就多了。
村長蘇泰前幾天將辦好的地契送到了葉家,順帶問了句,“葉老弟啊,你們家,這是打算什麼時候開工。”
“這幾日天好,你們也早些把院牆給蓋上,趕在天晴的時候多曬幾天。”
“這不就等宏小子呢嗎,我們隨時都可以啊。”葉青陽本意就是等地契都辦好了,找個大太陽的日子,就儘早開工。
村長都主動提了,他也不耽誤。
這不,不到半天功夫,村裡人都知道葉家要蓋院子了。
葉家原先的院子外麵,蘇宏已經帶著人,熱火朝天的忙活了起來,一車一車的石塊和各種圍院牆需要的材料往葉家運去。
這就不得不說了,蘇宏也是個實誠人。
接下這個活之後就準備好了打地基的大塊石頭,這樣夯出來的地基牢,一並把砌牆需要用到的細石頭也都尋摸好了。
這不,一說開工,立刻就乾了起來,一點不耽擱事。
葉青陽先前和蘇宏溝通過,家裡平日都是女眷和孩子單獨在家的時間多,所以希望院牆造的高一些,大概要兩點五米左右高。
“宏仔啊,家裡孩子實在太多,實在是抽不出手來做這麼多人的飯,你們多擔待一點,一天20文工錢不管飯,你看可以不。”
葉青陽和蘇宏商量了一下,乾活的都是男子,自家兒媳婦和他們接觸也不方便。
蘇宏聽到這個工錢可以說是十分滿意了,連忙應下。
“青陽叔,瞧你說的,大家鄉裡鄉村的,鎮上乾活不管飯還沒這個工錢呢,再說家裡近,回家吃口飯才多少路,太可以了,謝謝叔!”
想要院牆早點建成,葉家索性一次性多請了些人。
音紗好奇的在外麵圍觀,隻見乾活的工人正在提前畫好院牆位置得地方,將劃線區域的泥都挖出來。
旁邊有另外幾個幫工,則是負責用石頭把地夯實,每隔一段就會打一節木樁進去。
木樁打好後,用兩塊木板夾出一個空間,兩板之間的寬度等於牆的厚度大約是5寸寬的樣子,板的外側也用木柱支撐住,再用繩牢牢捆住固定。
牆的底層用提前切割好的小塊石磚做基底,然後有人負責在兩塊板之間填滿提前和好的泥土,這個泥用的是特殊的黃泥,裡麵還摻雜了砂石、石灰還有糯米漿。
之後用杵築一層一層打結實,最後拆除外麵的木板木柱,剩下的就是一堵牆。
音紗覺得這種看著房子一點一點建造起來的感覺,真不錯!
雲溪村所處的地理位置,類似日後的江南,六月還是比較燥熱的,七月份後就會進入雨季。
因為院牆壘的高,圍的區域也比較大,葉家的院子一共壘了十天,才收工。
這會兒已經月中了,還好最近的天氣都很給麵子,偶爾下雨也是很小的細雨,雨過太陽一曬就乾了。
最早完工的院牆已經乾透了,所以蘇宏每天會帶著23個人,來給最早建好的一部分院牆刮膩子。
這會兒的膩子是由桐油、石膏、鬆香等混合的泥狀物。
音紗看著實在是好奇,便上前問蘇宏,“宏叔叔,為什麼要用這些混合起來砌牆啊。”
蘇宏見音紗對這感興趣,還挺意外。
“小紗兒沒看出來你還對這些感興趣,膩子的主要材料是石膏。”
“石膏硬化後具有較好的防水、防火、隔聲作用,能夠起到較好的保護牆體的作用,使建築的耐久性大大提高,而且萬一牆有損害維修起來也容易,重新抹一次就好。”
“原來是這樣啊,謝謝宏叔叔,紗兒知道了。”
葉家人有沒有想過音紗不知道,但是她是打算過幾年“攛掇”家裡重新起房子的。
她在現代就喜歡畫畫,空閒的時間學過一點室內設計。
回想起以前看過的空間小說,那些主人公總是能很輕易的可以畫出院子結構圖,還能複刻出一些現代的生活用具。
尤其是衛浴的用具,音紗表示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沒錯,雲溪村整個村裡都是兩塊木板搭的茅房。
哪怕是第二次穿越到古代了,音紗還是非!常!不!適!應!
造院子的這段時間,葉家的頭等大事——買鋪子,也塵埃落定了。
葉青陽和方氏兩人買了兩間鋪子,價格都差不多都是700兩,兩個鋪子離得很近,在一條街上。
原是府城一個商戶家的鋪子,也就是葉家運氣好,遇上商人舉家搬遷,著急把手頭的鋪子都出掉,價格比市場價還要便宜些。
另一間鋪子原來是出租給人做雜貨鋪的,另一間是自家留來開綢緞莊的。雜貨鋪那間葉家就繼續和原來的租客續租了。
綢緞莊的話,葉家繼續委托秦牙人幫忙尋摸合適的人家繼續出租,原先留下的布匹他們用不了也用不上,想著一並租出去。
兩間鋪子如果常年不斷租的話,一年各能帶來80兩左右的租金。
這樣一來,葉青陽和方氏手頭就隻剩不到30兩的現銀了,畢竟買地錢還有孩子們的束修都,包括造院子的工錢,都是他們出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