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後,
閒著無聊,
我就繼續看書,
剛看到介紹魔力,
“魔力本質上是沒有形態的……”
魔力本質上是沒有形態的?
沒有形態……
所以,
魔力存在的形式是多變的意思是嗎?
接著往下看,
“在人們體內的魔力,會根據個人的意願表現出不同的形態,因此,最初分為係彆的人,每個人擁有的能力都多多少少是一樣的,不過根據個人的能力,展現出來的能力強弱也不一樣,形式也不同,因此,分為植物係的人,實際上,在一定的意願下,也能使用動物係操縱動物的能力,不過,這些都已經上很久之後,人們才發現的事實了。”
這故事,
完美解釋,
邏輯還不錯啊。
不過,
這麼一說,
倒是像“全麵發展”這句話有點相像,
繼續往下看,
“後來,人們將係彆內的人們以能力強弱,劃分等級,將人分為三階九等,數字越大,等級越高。能力越高,所能擁有的越多,但生來就能力地下的人怎麼辦?於是,加了一個貢獻提供點數,為群體貢獻越高,所能擁有的點數也與之增加,點數能兌換的物品也與之增加,因此,人們開始爭先恐後的做貢獻,隻要是利於集體的,貢獻點數由最高等級決策。
於是,人們開始利用自己的長處,去做貢獻。頭腦好的,研究糧食,研究住宅,體能好的,外出捕獵,圈養牲畜……社會逐漸發展,閒餘之際,人們也開始研究自身,魔力是什麼?
途中,有一位癡迷的人,是精神係彆的,他開始觀察係與係之間的差彆,後來他發現了,原來大家的魔力都是一樣,這麼說的話,他提出一個猜想:植物係的人,同樣可以擁有動物係的能力,隱匿係的人也能使用精神係的能力。
但是要怎麼證明?怎麼實踐?
他花費了許多心血,去研究,成為了當地著名的‘瘋子博士’。
房間裡一摞摞的紙張,
全是字跡,
紙上寫滿了猜想,
傭人幾次想要去收拾,都被喝止不許動,因此,沒人敢進去打擾。
在過了很久很久,由於癡迷於研究,沒有做出任何有價值的貢獻,他的地位逐漸下降,生活水平下降,最後身邊隻剩下一個傭人。
但是‘博士’並沒有在意這些,他還在研究,雖然提出猜想之後,就在不斷試驗,他嘗試使用植物係的魔法,一開始毫無變化,但是隨著了解,有了肉眼可見的細微變化,但是不夠,僅僅一點,還不夠,他陸續嘗試了彆的,失敗了。但是他隱約感覺到有什麼是被忽略掉的。
研究就差一點就能解決,他感覺遇到了瓶頸期了,研究遲遲沒有突破,停滯了很久很久,直到死也沒能參透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