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接收了近衛軍的重裝備,正在裝車運往勒阿弗爾,海軍會保證港口安全,他們表示在巴黎宣布投降前,會一直保持對海岸線的封鎖,阻止薩克森軍隊靠近。”
“另外在敦刻爾克,至少有二十萬不列顛遠征軍堆在那裡,同時還有近十萬的加洛林部隊,以及約五萬的比利時軍隊。
我們在福內至斯騰福德組建了防線,另外薩克森軍隊已經采取了迂回攻勢,所以在聖奧梅爾至加萊沿線,也不得不組建防線抵禦進攻。
四個整編師將負責敦刻爾克的安全,但是我們沒有空軍,而且防空力量有限,所以海灘上的部隊,依然時刻麵臨威脅。”
戴高樂做著報告,為了給他營造個人威望,除了賦予他殖民地軍隊指揮權外,沃爾內還將敦刻爾克撤退部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
是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在比利時潰敗後,不列顛遠征軍和加洛林部隊,以及一部分比利時部隊,被困在了那片狹長的海岸線上。
說來簡直是諷刺,那裡的不列顛軍隊,很多都是剛剛下船,結果還沒遇見薩克森人,就被告知,要撤退回本土了。
這是一個大行動,不列顛人暫且不談,如果把那十萬加洛林部隊撤走,對於未來的複國,絕對是增加一份厚重的籌碼。
所以沃爾內把這件事也交給了戴高樂,隻要成功,那麼這位年輕將軍的個人聲望,將會再上一個台階。
“等完成撤退以後,你就告訴那四個師,向薩克森投降,沒必要增加傷亡,他們會理解的。
但是在完成撤退前,他們絕對不能放任何一名薩克森人過去。
另外撤退的部隊無需攜帶重裝備,那沒有意義,不必因為那些鐵疙瘩耽誤撤退時間。
不列顛人能夠提供的船舶有限,所以人是最重要的,不要被那些東西纏住手腳,越快撤退,就越安全。”
沃爾內做著指示,對於打敗仗,他是厭惡的,但是戴高樂還是一位新人,或許有些東西,並不了解。
“好的,我這就去給他們發報,把具體工作布置下去。”
戴高樂敬了一個禮,然後就要轉身出門。
但是就在推門的一刹那,他突然停住了,轉過身,看向沉默的老元帥,猶豫片刻,突然開口。
“沃爾內元帥,您真的不走麼,我覺得,法蘭克的未來,需要您。”
戴高樂看著這位老元帥,一種濃濃的不舍泛起心頭,他即將離開,去指揮敦刻爾克的撤退和向阿爾及爾的轉移,這一彆,怕是無法再相見。
“不走了,我老了,法蘭克的未來不需要我,而是需要像你這樣的年輕人。
對了,這是我年輕時佩戴過的勳章,記得是四十年前,與普魯士人打仗時獲得的。
如果你能看到就好了,當時我拿著一杆步槍,追著一群普魯士人的屁股打,彆提多帶勁了。”
沃爾內笑著從口袋裡翻出一枚古舊的勳章,雖然歲月在它身上留下斑駁,但老元帥還是珍視地輕輕撫摸了好一會兒,然後示意戴高樂過來,交到他手上。
“我希望你能像我當年一樣,狠狠踢那些普魯士人的屁股,疼得他們嗷嗷叫。”
開玩笑似的說完,沃爾內就讓戴高樂去忙了,自己的曆史使命即將結束,未來,應該是屬於年輕人的。
四天後,巴黎外圍的最後一道防線宣告崩潰,倉促組建的防線根本無法阻擋普魯士人的進攻,很快便千瘡百孔,被坦克的履帶碾碎。
幾乎在防線被攻破的同一時間,監國的貝爾納多親王宣布巴黎不設防,並代表加洛林當局,向薩克森帝國投降。
這是屈辱性的一刻,當薩克森的坦克轟隆隆地開進巴黎,嚇得市民們緊閉門窗時,貝爾納多親王則帶領所有政要,站在王宮門前,降下了加洛林的旗幟。
掛上了代表投降的白旗。
沃爾內參加了投降儀式,他代表加洛林官方,在投降文件上簽了字。
自此,加洛林王國宣告覆滅,至少名義上如此,沃爾內最後一次以國防部長的身份下達命令,要求所有加洛林部隊放下武器不再抵抗,向臨近的薩克森軍隊投降。
幾個小時後,又宣布解散國防部,標誌著這個歐羅巴古老的王國,解除了武裝。
隨著前線被包圍的幾十萬加洛林部隊放下了武器,炮聲終於停止了,他們舉著白旗,高舉雙手,從戰壕裡麵走出,在薩克森士兵的引導下,向著指定地點集結。
然而戰爭並沒有因此結束,並非所有加洛林部隊都停止了抵抗,零星的槍聲始終在這片大地上回響,顯然想讓一個民族屈服,並不是打下首都這麼簡單。
戴高樂坐在船上,淚水在他的眼眶裡打轉,他深愛自己的祖國,但是現在,卻隻能眼睜睜看著它淪陷。
輕輕撫摸手上斑駁的勳章,他知道自己的元帥抗下了失敗的所有,或許這就是宿命,一名老兵,以一種他最不能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方式退場。
“放心吧,我一定會恢複我們的祖國,我向您發誓。”
戴高樂將勳章收起,擦了擦眼睛,然後推開門,走進了作戰室。
所有參謀看到這位年輕的將軍,立刻挺直腰杆敬禮,戴高樂掃過這些年輕人的臉龐,心中暗暗給自己鼓勁。
老一輩法蘭克人退場了,現在這個舞台,是屬於他們年輕一輩的了。
“發表公開聲明,自由法蘭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我們不接受舊國防部的命令,將繼續戰鬥下去,為了法蘭克民族的複興,繼續戰鬥下去。”
戴高樂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說著,隨後參謀們爆發歡呼,他們高喊著“繼續戰鬥下去”“為了法蘭克民族的複興”等口號,熱情空前高漲。
法蘭克淪陷的隻是國土,並不是民族,他們的抵抗還在繼續,戰爭也將繼續下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