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奎牛在,青牛的勝算本來就極低,而且也隻是老子的一次試探而已,
真正的決戰,還是在之後的傳道之爭,為此,老子可是在紫霄宮和道祖鴻鈞磨了許久,對新的大教,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人族,
荊州,
洪荒大陸重煉為四大部洲之後,大禹以九鼎重定天下,荊州的大致範圍,就是南瞻部洲的“東海”之濱。
苦縣之中,一位嬰兒出世,被父母取名為李耳,字聃;
李耳自幼就十分聰慧,剛出生就能言善道,五歲時就能繪製周天星鬥,對《易經》、《八卦》等更是了如指掌,很快就名動十裡八鄉。
十歲時,李耳被推舉到東伯侯都城,擔任管理藏書的吏員,得以閱覽各種群書;
三十歲時,李耳創作了《道德經》,開始遊曆各諸侯國,和其餘賢才交流論道,宣傳道家理念,很快就有了許多追隨者。
就在李耳遊曆到魯侯區域,主持祭祀典禮的時候,一位年僅十七歲,身高九尺六寸,相貌堂堂,名為孔丘的青年,前來求教。
“道家講究順天而行,無為而治!”
孔丘不僅長得十分壯實,聲音也極其洪亮,朗聲道:“這種理念,對善良之人,確實是極有勸導意義,但若是遇到惡人,豈不是縱容嗎?”
“若是天下人人向善,又豈會有惡人存在?”
李耳開口道。
“但人有好壞,本就是事實存在,不是言語就能否定的!”
孔丘揮舞了一下拳頭道:“能用道理說服的,自然是極好,但是不懂或者說不肯接受道理的,就要用拳腳讓他們老實,可不能無所作為!”
“如此行為,和莽夫又有何異?”
李耳冷哼了一聲。
“莽夫又如何?
以城中官員為例,一直都有文武之分,若是隻有文沒有武,借用一句財神的話,那不就是等著被搶嗎?”
孔丘毫不示弱。
“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我人族從昔日萬族之一到天地主角,靠的就是無數代人的努力,還有強橫的實力!”
“當初地皇神農成道之時,就有四海龍王前來挑釁,要不是天皇伏羲將其鎮壓,哪還有大興之日?”
“人皇軒轅和兵主蚩尤爭奪天下共主之時,妖族大軍也是暗藏殺機,要是實力不足輸了,屠巫劍就是血淋淋的先例!”
“還有幾乎貫穿了五帝時期的大洪水,要是按照道家理念去順應天意不爭,早就滅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