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華夏人,自然是見麵三分鄉土情。
而且郭老板是個很風趣很圓滑的人,他大概是看出來眼前的華夏海軍對他充滿了善意,所以人也不像是剛才那麼緊繃了。
宋輕瑤主動邀請他上軍艦上來參觀,郭老板欣然應允。
他這些年走南闖北,不管是約翰牛還是燈塔,亦或是高盧的軍艦他都見過不少。
說實在話,都沒有這個看起來氣派。
人一放鬆,話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
站在甲板上的時候,郭老板不由得感慨道:“我剛跟阿叔出來跑船的時候,那時候咱們的戰船還破破爛爛的,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咱們的軍艦居然這麼好了,我真是......”
大約是今天的海風實在是太猛烈了,郭老板擦了擦自己的眼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瞧我,是我失禮了。能結識諸位,也算是我郭某人三生有幸。”
他拱了拱手,態度真誠。
他雖有幸跟阿叔一起去了港城,躲避了戰火,可家鄉的消息他卻時刻都在關注。
他知道戰爭最終勝利了,新華夏也成立了。
遠在家鄉的親人們也終於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了,可他跟阿叔,卻依舊漂泊在外,成了沒有根的人。
沒有家鄉的人,是沒有底氣的。
這趟航線他跟阿叔來來回回的,也不知跑了多少次,可每一次他們都是提著心,見到碼頭就要拜,見到那些來往的軍艦、海盜船,他們就要白白貢獻出許多的金銀。
儘管這樣,卻依舊免不了要被人勒索、打劫。
最後不得已,他跟阿叔隻能巴結上一個約翰牛的官員,最終,他們的船都是注冊在他國,船頭懸掛著他國的國旗才能勉強保個平安。
看到軍艦上麵懸掛著的五星紅旗,他的心難免激蕩。
也不知什麼時候他們這些海外的遊子們,也能這樣掛上新華夏的旗幟,告訴所有人他們是堂堂正正的華夏人!
宋輕瑤看著郭老板眼中隱忍的淚水,忍不住在心裡歎了口氣。
港城回歸是在九七年。
那時候不僅僅是因為華夏的國力強大了,更是離不開社會各界人士的努力。
在海外漂泊半生的遊子,傾儘全力,衝破重重的阻礙也要回歸到母親的懷抱,更是代表了全體華夏民眾的意願。
但這種大事,宋輕瑤沒辦法決定。
國家有國家的行事準則,但她很清楚,港城跟澳城,還有逆子,他們始終是要收回來的!
可既然能在這裡遇到,郭老板還冒著危險救了人,宋輕瑤就絕對不能讓他吃虧。
她看了看郭老板身後的貨船,發現他們船上的貨物好像並不是很多,有意詢問了一句。
“雖然這話有些冒昧,不知郭老板這次去約翰牛是進了什麼貨回來呢?”
這個倒不是什麼不能說的事情,郭老板笑著說道:“其實是港城那邊的工廠生產出來的貨物要送到那邊去,現在我船上隻是拉了一些缺少的原材料回來。”
宋輕瑤的眼睛一亮。
對啊!
六零年代對於港城來說可是一個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
以前港城就是一個海港型城市,可是從六零年開始,港城的製造業就飛速發展了起來,大量的外資企業入駐,各種工廠也是遍地開花。
也是這樣,港城的經濟才能迅速起飛,最終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那郭老板有沒有興趣跟我們做一筆生意?”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