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韓德順告訴大家,農田裡的紅薯土豆蔬菜,還可以長一段時間,等到了桃花源天氣冷了,再收拾地裡的莊稼。
從明天開始,主要的任務就是上山掃貨,儲備過冬的食物。
他還不忘告誡大家,要多準備柴火,因為家裡房間多,住的人多,用的柴火就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在這裡過第一個冬天不知道這裡的氣溫如何,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韓順德還告訴大家,除了村子裡統一安排的任務以外,其他時間自己上山采到的東西都歸各家所有。
村裡集體尋找食物的活兒,比如說撿野鴨蛋。
這個都是交給孩子們去做的,每天撿撿來的野鴨蛋,全部都集中放在大廚房裡。
再由薛妮他們負責,把野鴨蛋清洗乾淨,醃製成鹹鴨蛋,等到過年的時候,分給各家各戶過年。
還有柴火的事情,每家每戶除了給自己家打夠過冬的柴火以後,還要給學校和大食堂上交柴火。
後來是薛老虎提議,用一天的時間,全部的人上山去。
集體砍柴。砍回來的柴火就放在學校了,第二天再砍一天的柴火,放在大食堂裡儲存好。
剩下的時間自己家給自己家裡打柴。
這個提議經過一群人商議,後來就變成了,相互幫助,結伴而行,這樣乾活快,而且省事。
所以,薛老虎就開始給各家各戶大柴排班了。
大人孩子都吃飽肚子,安家晚宴也結束了。
各自抱著已經睡著了的孩子回到自己家裡,一家人又聚在一起,說說笑笑,這一天好像不疲倦,總有那麼多的話要說,沒有睡意一樣。
李蘭珍知道這是大家太興奮了。
自從離開家鄉,自從開始鬨災荒,再到後麵的兵荒馬亂,開始逃荒,然後到了忘憂穀,安定下來。
最後就因為李蘭珍帶著二十多個孩子過去,不得已,又一次的和自己踏上了,奔波的路來到了桃花源。
到了桃花源,一個個鉚足了乾勁,種地修建房子院子……
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可以有一個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溫馨家園。
這才叫做家,有家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李蘭珍一家先把李二憨和葉氏送回了院子,他們才拐回了自己的家裡。
韓明海和韓明江兄弟兩個都有獨立的院子,但是他們都跟著李蘭珍來到了李蘭珍的院子裡。
進了堂屋,靠著後牆,是一張兩邊挨著牆的一鋪火炕。矮一點的炕
高大概有一米,寬也就一米半。
李蘭珍說,這個相當於椅子凳子。
冬天的時候燒的暖暖的,就可以坐在這裡,讓孩子們學習玩耍,大人們做針線聊天都可以,不用一來人就讓到臥室裡去。
其實在李蘭珍的心裡想著,這就相當於,客廳裡的沙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