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興奮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參觀粉條廠的等待中。
李蘭珍帶著他們,趕著馬車來到了粉條廠。
此處寬寬的河麵上,架起了一座木橋。
這座木橋全部都是榫卯結構的,像一個半彎的月亮架在河麵上。
自從他們來到這裡以後,李蘭珍在他們住宅區這一片通往西山的河麵上搭建了三根木頭,作為臨時通過的橋梁。
她回去在空間裡就尋找到了很多關於橋梁設計圖紙。
拿著這些圖紙,統統丟給了李二憨,李溪水父子,讓他們去研究去吧。
李蘭珍相信術業有專攻,不要小瞧古代人的智慧。
果然,這不是就架起了一座橋嗎!
她知道在完成這座橋梁之前,李二憨,李溪水,李光陽爺孫三個不知道做了多少的橋梁模型。
報廢了一個又一個,再次試驗,再次報廢……
功夫不負有心人!
就這樣一座成功的木橋架在了這條大河上!
大橋落成的時候李蘭珍拿出了千響鞭炮,劈劈啪啪的放了一陣,給這個山穀,增添了喜氣。
馬車停在了木橋的這一麵,大家下了馬車信步走上大橋。
儘管他們已經從這座橋上走過了很多次,但是這一次依然是興高采烈的,這裡看看,那裡摸摸。
或者俯身下去,看看橋洞下麵滾滾流淌的河水。
每一次看完都不住口的誇讚李二憨爺孫三個是能工巧匠!
他們先來到了粉條廠的生活區。
看見一塊木頭上麵刻著“生活區”三個字。
大家就知道這個前院應該是工人們住宿吃飯的地方。
每一處都打掃的非常乾淨。
人們隨著李蘭珍穿過生活區推開通向後麵的木頭門。
就看到了門口豎著的一個牌子,牌子上麵寫著“生產區”。
李珍首先帶著他們進了更衣室。
大家一看到這三個字,就知道了這裡應該是換洗衣服的地方。
他們也都聽說了李蘭珍對在這裡工作的人個人衛生管控的非常嚴格。
“我們是做吃食的,一定要注意衛生,不但要注意個人衛生,環境衛生也是一樣的。”
這一番話也已經在桃花源裡流傳。
“大家看一下,在木架子上取一套衣服褲子和帽子,把頭發都帶塞進帽子裡麵。
準備好了再出來,我們一起去參觀。”
說完李蘭珍就出來了,都是一群大老爺們她不便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