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她被身邊侍女紅鸞告知此事是盟主的謀劃,為了不讓她露出破綻,故而未告訴她。
這個侍女就是吳韻暗中派到她身邊保護她的。
琴韻聞言大哭道:“神仙哥哥,你永遠是我的林大哥。”
紅鸞聞言趕緊說道:“少主,小心隔牆有耳。盟主說了,你以後的路必然坎坷,作為未來的皇後不僅要有氣度,更重要的是有學識,這樣才能被帝王長寵不衰。還有,大度可以,但不必對內院當中的其他女子交心,防人之心不可無,要時刻謹記,這是盟主特意吩咐的。”
琴韻低聲說道:“我知道了。我一定會聽林大哥的話,做個合格的皇後。”
從這一刻起,琴韻的人生徹底改變了,導致這個世界南宋的曆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
當然這是後話,此刻北宋這輛列車正駛向毀滅的深淵,誰也攔不住。
金國都城會寧府,金太宗完顏晟端坐在一張虎皮椅子上,下麵圍坐著二太子完顏宗望、四太子完顏宗弼、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各猛安首領。
“狼主,去年宋國遲送歲幣,今年又收留張覺那個叛徒,宋國先背盟,我們應當起兵南下,攻滅宋國。”完顏宗翰說道。
大多數人都讚同,他們早就對宋國的繁榮富庶垂涎三尺,隻是缺少一個起兵的借口,現在借口有了,那還等什麼。
完顏晟見眾人摩拳擦掌的樣子,知道眾意不可違,加上自己也需要一個滅國的功績來坐穩皇帝的位置,於是說道:“向西先掃滅草原上的抵抗部落,等到今年秋天,我將起兵十萬伐宋!”
他的這個決定當然得到絕大多數在場之人的擁護,不過也有極少幾個人臉上讚同,心裡卻不太樂意。
其中一個就是薊州漢人首領公孫望。
回到家裡,公孫望唉聲歎氣。其妻子問何故,他將今天會議上的事情說出。
其妻子說:“領主應當將此事告知宋朝!”
公孫望說道:“若事發,全族性命不保。”
其妻子說:“我等皆是漢民,如何坐視五胡亂華之事再發生?死後必然無顏見列祖列宗!”
公孫望被說動,於是派心腹之人扮成商人,秘密前往東京城。
因為事關重大,必須當麵見到皇帝才可告知,那心腹之人苦無門路,在東京城內滯留半月之久。
帶來的盤纏大部分都花在了那些高官的門子上,卻連人家的麵都沒有見到,實在是可悲可歎!
眼見盤纏花完,使命還沒有完成,心腹之人一怒之下準備到開封府找知府引薦。不巧那天正好碰到了吳韻兄妹倆人大鬨開封府,見識到了大宋官員的‘敬業’態度。心灰意冷之下他準備返回大定府,卻聽到了一個消息,那對兄妹竟然成功了!皇帝親自下旨意賜婚。他立刻意識到,這個康王也許有門路。於是在二月初八的那天,他混進康王府,意圖找到康王,告明此事,不想被當作刺客抓起來。
文煥章連夜審問,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刻派人告知了吳韻。
吳韻看了來信,不禁感歎自古燕趙之地多義士。但是他知道即使朝廷知道了此事,金國攻宋的步伐不會停止,北宋被滅亡的命運不會改變。他能做的隻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此事。
其一是為了任務。
其二是利用此事讓趙構露露臉,讓群臣對他有個好印象,為以後他的登基埋下伏筆。
於是他給文煥章寫信,囑咐他兩件事。
其一,想辦法讓童貫處理此事,讓朝廷把童貫調往燕山府。
其二,想辦法讓趙構給皇帝和群臣留下一個擅長兵事的印象,大的方向是建議往燕山府增兵防守,具體細節和方案自己想。
文煥章收到回信,苦思冥想了數日,終於得到了一個方案,獻給趙構。
趙構大喜,仔細研讀,又揣摩數日,在大婚之後的第三天就上朝謀劃此事。
宋徽宗看到他上朝有些意外,問道:“你才大婚,今日何故上朝?”
趙構哭道:“我有了妻,以後也會有子,為了兒子的前途,我努力讀書,這幾日苦讀資治通鑒,略有心得。”
宋徽宗知道這個老九平日裡最喜歡紙上談兵,厭惡儒家經典,結婚以後總算開竅了,這是好事。但是對於他的這個哭泣的行為感到不解,於是問道:“你能讀書是好事,為何哭啊?”
趙構回答:“我哭我兒子生在亂世!”
宋徽宗以及群臣聽了皆震驚不已。
“何故出此妄言?”宋徽宗怒問道。
趙構回答:“不是妄言,禍事就在眼前!我觀史書,中原王朝要想安定繁榮,必然要有燕雲十六州作為北邊的屏障,而今這麼重要的地方卻大部分落在金國人的手裡。如果他們率兵南下,我們如何抵禦?到時候豈不是生靈塗炭,亂世來臨,所以我說我兒子生在亂世!”
他的一席話令一群奸臣們羞惱不已。他們紛紛指責康王,你這是杞人憂天。我們建國一百多年也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不照樣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如今金國和遼國也沒什麼區彆,給點錢打發走就是了。你這樣危言聳聽,居心何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