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患之召集幾位中樞閣大臣提出遷都之事,一番剖析利弊之後,眾人恍然大悟,於是紛紛讚成女皇的決定,此事已定,李患之又再次提出了第二項議題,便是天明帝國朝廷的改製之事。
李患之之前曾經改製過一次,將原來的朝廷中央六部製度變更,加設了更多的機構,從而使得事權更加的明確細致,可經過一年多的嘗試,由於種種原由,並未像李患之當初所想的那般有明顯的改變,他這一次便要更為徹底和大膽的做出改變,加快推進天明帝國現代化的進程,使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成為這個世界的超級大國。
“遷都之事既然已經定下,朕便與卿等商議第二件事情。”李患之半靠在禦座寬大的軟墊上,一邊思索著一邊緩緩說道:“之前你們都是知道的,朕改製過一次,增設了一些部門,目的是使事權更加的明確和細化,也正是那時候才成立了中樞閣,你們不就是那次入閣的嗎?”
他緩緩說著,仿佛是在和鄰家閒聊,絲毫看不出在商討國家大事的意思,幾位大臣也是細細聆聽,不知道這位陛下又要做出什麼驚人的舉動。李患之頓了頓,輕歎了一口氣,才又繼續說道:“但是這一年多來,效果卻是並不如意,朕這一向來又少在京城,很多事看來沒有朕為你們做主,你們也是推行不下去的,這次朕便決意給你們做個靠山,做些更徹底的改變,讓國家短期內不用再為了製度的事情浪費精力。”
艾世章聽了李患之的話語,心中暗喜,他身為吏部尚書,深知這一年來政務的艱難,很多任命雖然傳達下去,但是官員在行駛職權上卻並不能像預想中的那樣順利,過年所積累下來的習慣和弊病,不是短短一年時間可以改變的,女皇又在外用兵,京城之內以接濟軍需糧餉為第一要務,不能因為這些事情壞了女皇對外的方略,故而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處理這些問題,現在女皇表示要駐京給他們做後盾,很多事情處理起來就比較得心應手了。
他偷偷看了一眼坐在不遠處的施梅嬋,正巧施梅嬋的目光也向他望來,兩人會心輕笑一下,趕緊各自掩去笑意,再次靜聽女皇的訓話。隻聽李患之又再說道:“朕決意將朝廷的部門名稱,官職等全部改變,親自規劃出每個部門和官員的權職,由中樞閣明詔頒布,所有不按旨意行事的一律加以懲處。
另外軍事方麵也要進一步改革,除了前期設立的北府軍之外,中府軍要更加明確的劃分,並且擴建東府軍,增設海軍規模,新建西府軍,今後真正采用五軍都督府製度來管理軍隊,使我天明帝國的軍隊更具戰鬥力。
還有就是增設一些部門,設立專門的人才進行管轄,這些事情朕已經讓內侍們整理成文牘,你們大家都看一下,看過之後我們再行商議。英婉,把朕讓你準備的東西給幾位大人看看。”
李患之把議題的內容徐徐道來,又讓唐英婉將議題內容的文牘發放給幾位大臣,眾人人手一份,細細看來,隻見上麵一條條一段段寫的分外分明,內容卻是不少,眾人足足看了小半個時辰才算是大概看明白了所以然。
其實內容與李患之所說的大致相同,其中首先列舉了朝廷現行的所有部門名稱及職能範圍,其首長及副官等官職的職權,再往後便是從屬官吏的名稱及職責,每個部門、官職後麵都用紅色的朱筆禦批了修改後的名稱及職責,無論官職大小巨細分明,看的眾人對這位女皇是一陣佩服。
上麵明確寫到朝廷今後的除了中樞閣為皇帝的秘書班子,負責為皇帝谘詢提出建議之外,還有整理政務政令的職責,並依據皇帝的旨意,下發詔諭等工作。對全國各地上報的奏疏、戰報等整理彙總,除了直接密奏皇帝的折本,其餘的一律由中樞閣先行閱覽,整理簡明扼要的內容再上報皇帝知曉,並附帶處理意見,供皇帝參考。
其次是朝廷中央設立的一級行政部門,分彆為:
人事部主管人事調動、升遷任免、考績勘核;
司法部主管全國刑法政令、審核刑名;
財政部主管全國財政;
文教部主管全國文化教育事務;
外交部主管外交事務;
內政部主管民政、行政管理;
工建部主管全國建設、工程;
商貿部主管內外商貿體係建設及法規;
國防部主管非戰時軍隊管理、訓練、整編、裝備采購、後勤物資;
五軍都督府主管戰時戰略、戰術的製定,調動指揮;
除了以上這些以部府命名的部門,還設立了幾個特殊機構,其中有帝國皇家銀行,掌管金融、信貸、儲備;
帝國學府,為全國最高學府,負責培養國家專項人才;
帝國科學院,為最高科研機構,由原來的武備局演變而來;
帝國軍工局,負責製造軍工武器裝備;
帝國情報局,負責收集整理情報、進行隱秘行動等任務。
這些部門除了部門的名稱,長官的官職稱為等,所有一切均是一應俱全,就連下設的分支機構和下級部門都被李患之一一標準,可謂是一份詳細的組織架構及工作職能圖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第二份文牘上寫的之天明帝國的軍事改革內容,其中主要是對軍隊的架構進行了重新的規定,將各級單位及將領的官職也進行了係統的劃分,其中規定除皇帝禁衛軍之外,全國所有軍隊皆歸國防部管理,而戰時指揮權在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非常設官職,戰時由皇帝任命,戰後即免,避免大將擁兵自重。而大將軍的職務也成為了榮譽職務,不再作為實際上的軍隊最高統帥。
新規規定,將原來天明帝國軍隊建製的十人一小旗,五小旗一總旗,兩總旗一百戶,十百戶一千戶、五千戶為一衛,五衛為一軍,分彆以小旗官、總旗官、百戶、千戶、指揮使、將軍為長官的建製徹底廢除。
新建立了十人一小隊,三小隊為一旗,三旗為一司,三司為一營,五營為一旅,三旅為一軍,五軍為一府的戰時主力作戰建製,以隊長、總旗、把總、千總、提督、都統、總督為各級長官,每府三十萬一千九百九十八人;而在地方守備上,卻區彆於戰時主力,將三營作為一團,五團作為一鎮,以守備、鎮撫使為長官,常駐地方守備,肅靖保民,守衛一方。
而海軍方麵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劃,以一艘戰艦為基本單位,由艦長為長官,三艦為一中隊,三中隊為一大隊,三大隊為一支隊,三支隊為一分艦隊,三分艦隊為一艦隊,共計作戰艦艇243艘,以艦長、管帶、統領、指揮使、提督、都統為長官統轄各級作戰單位。
以上建製成為天明帝國的常規軍事建製,最後統歸國防部及東南西北中五府軍管轄,每年軍費預算都可以提前計劃好,不至於出現靡費無度的情況,由於是以現在軍隊數量為基礎再擴編整編,故而之後一旦落實就不易變動,即便出現戰損也是按照這個數量進行補充,故而吃空額軍餉等弊政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製止,成為日後天明帝國征伐四方的有利機製。
軍職上,總督成為每府的最高軍事長官,大將軍成為榮譽職銜,不再掌握管理軍隊的權力,又增設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三種榮譽職銜,授予戰功極高人員及臨戰指揮的最高將領。
除了國防部及五軍都督府的軍事體係之外,又設立禁衛軍,分彆建號為龍驤、虎賁、豹韜、飛熊、鳳翔、鷹揚、廣武、興武、宣武、振武、英武、雄武、天策、神機、驍騎、神威、金吾、羽林十八營,每營按直屬團建製五千人,總計九萬人,由段雄威為禁軍總領授衛將軍銜加以統轄。
禁衛軍負責戍衛京畿皇宮,是李患之的親軍,不受任何機構管轄,即便是段雄威也隻有按女皇旨意統帶之權,沒有擅自調動之權,所以這支兵馬是李患之給自己設置的兵權,其中龍驤、驍騎兩軍為騎兵,虎賁、豹韜、飛熊、鳳翔、鷹揚皆是精銳攻堅重甲步兵,廣武、興武、宣武、振武、英武、雄武六營為精銳輕步兵及弓弩混合部隊,天策為重甲守衛部隊,神機為火槍營,神威為火炮營,金吾、羽林為李患之的戍衛親兵,分彆由許儔及雲破軍兼任指揮使之職。
這支禁軍集合了李患之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組成,唯李患之之命是從,絕對的忠誠可靠,是李患之掌握中央機樞的武力保障,當然他最大的底牌還是他自己體內的那股神秘力量,但那不是可以輕易動用的力量,他現在還是要以平常人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不能過於驚世駭俗。
這一切的改革政策都要等到遷都之後才能施行,所以李患之先行說動了幾位中樞閣大臣讚同遷都,之後才拿出這份文牘讓他們一一過目,待眾人觀看已畢,均是長出了一口氣,心中暗想女皇陛下這真是前所未有的大動作啊,這些機構和官職稱謂可謂是聞所未聞,但是按照這文牘所述,那職能卻是事無巨細均可包羅,也算是無懈可擊。
李患之與幾位中樞大臣逐一商議了這些設想的方案,在施梅嬋、艾世章等人的建議下,又補損增益彌補了許多細節,幾位大臣從上午時分來到東暖閣議事,一直商討到旁晚時分日落西山方才作罷。
李患之看了一眼窗外已經被宮牆遮住的太陽,喝了一口麵前的茶水,對身後站立的唐英婉吩咐道:“英婉,你去傳膳吧,今日幾位大人都辛苦了,朕要與幾位大人共進晚膳!”
“遵旨!”唐英婉答應一聲,躬身退下,去禦膳房傳旨去了。
不過多時,唐英婉回來複命,隻說是禦膳房已經將晚膳準備妥當,設宴在含元殿,請陛下及幾位大人前去用膳。
李患之聞言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幾位中樞閣大臣言道:“晚膳準備好了,今天你們都辛苦了,就在這陪朕一同進膳吧!走吧!”說罷,李患之起身朝暖閣之外走去。
眾大臣躬身稱謝,魚貫跟隨李患之出了東暖閣朝不遠處的含元殿而去,來到殿中各自落座,李患之招呼眾人進膳,正飲宴之間,蕭妙貞卻從門外進來與唐英婉低語了幾句,麵上帶著一絲笑意。唐英婉聽罷蕭妙貞的話語,也是展顏一笑,又對蕭妙貞做了個手勢,蕭妙貞這才輕搖蓮步向李患之走來,附身低聲啟奏道:“陛下,岐涼城傳來消息,德瑪拉大陸那些外族已經來消息了,說是願意用贖金贖回那些俘虜,說是還要派來使者到京城麵見陛下,好像是來請罪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請罪?”李患之聽聞蕭妙貞的話語,接過她手中的奏報,輕輕展開看了一眼,上麵是岐涼城的守備官徐顯的報告,當初這位徐二蠻被李患之耍的團團轉,後來助李患之拿下了斜城,立有功勳,涼州北部之戰李患之把他留在岐涼城協助左英升處理後勤事宜,這家夥也是不負眾望,辦理的井井有條,就連左英升這樣的宿將都是對其讚譽有加,李患之也不吝高官相授,封其為岐涼太守,總攝涼州南部諸事,徐顯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地方大員。
徐顯坐鎮岐涼城多日,近些日子便有些德瑪拉大陸的國家使者前來拜訪,提交了所謂的“國書”,徐顯雖然不知道這裡麵的含義,但他也知道一定是有很重要的內容,於是他不敢怠慢,將這些國書收好,親自帶領隨從一路快馬加鞭向京城趕來,日夜兼程風急火燎的跑了十多天終於趕到了京城,前來皇宮求見,通報到蕭妙貞這裡,蕭妙貞當初也是見過徐顯的,也算是故交了,隻是蕭妙貞一想起當年這徐顯被女皇陛下耍的團團轉便覺好笑,而且當初她在病中,要不是這徐顯忙前忙後給自己找來醫生診治,恐怕自己早就一命嗚呼了,從這裡而言這徐顯也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於是蕭妙貞趕緊命人將其帶來含元殿等候,自己卻拿上那些國書進殿呈報給李患之。
李患之接過這些書信,卻是一個個用竹木所製的小筒,他隨意打開一個將其中的書信倒出,居然是羊皮所製的信函,李患之展開觀看,隻見上麵寫的都是德瑪拉大陸的文字,李患之之前再於德瑪拉那些貴族的接觸之中已經完全掌握了德瑪拉大陸的語言和文字,這些信函的內容卻是難不倒他,他定睛觀看,卻是不由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